33歲的阿偉是廣東人,家里一般是務農的,有時會出去打工幫補一下。吃的東西基本上也自給自足,平時妻子會腌制一些咸魚、臘肉等,阿偉也是從小吃到大了。雖然生活不算富裕,但阿偉和家人都過得很幸福。
突然有一天,阿偉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脖子上有一個小小的腫塊,因為不痛不癢,他就沒有在意。
后來,阿偉發現腫塊在慢慢變大,有時還會鼻涕帶血和耳朵堵,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阿偉不得不到醫院就診檢查。
后被確診為鼻咽癌,阿偉當時滿腦子就擔心妻子和孩子怎么辦。不過幸運的是發現及時,是早期的,醫生說治愈率很高。阿偉才放下心頭大石。
我國鼻咽癌的發病率高,數據顯示,每年中國新發鼻咽癌病例占全球新發病例的四成,且中國的鼻咽癌呈現地域性,有60%的鼻咽癌病例在廣東。
為什么鼻咽癌“青睞”廣東人?
鼻咽癌在廣東高發,因此又被稱為“廣東癌”,為什么鼻咽癌較為“青睞”廣東人?可能與這3方面的因素有關:
- EB病毒感染
多項研究發現,EB病毒的感染和鼻咽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會增加患上鼻咽癌的風險。
有研究曾對3000例鼻咽癌患者進行了EB病毒檢測,檢出率為26.6%。
感染EB病毒后可能會出現發熱、頭痛、口腔上顎出現紅疹、臉上簇狀淡紅色丘疹、咳嗽等癥狀,一旦發現建議及時做EB病毒篩查。
- 愛吃腌制食物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肖水芳主任解釋,廣東鼻咽癌高發可能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廣東人喜愛的臘味、咸魚等腌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在被人食用后,亞硝酸鹽會和胃中的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
不過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偶爾一兩頓問題不算大,但長期食用則有增加患鼻咽癌的風險。
- 遺傳因素
專家表示,鼻咽癌并非遺傳病,但是有明顯的種族和家族聚集現象,這些人群缺失了和鼻咽癌相關的腫瘤抑制基因,比常人更容易被外界有害因素攻擊而致病。
廣東鼻咽癌高發的原因之一也在此,一個家族內可出現多位鼻咽癌患者。
鼻咽癌早期治愈率達9成,4個信號要警惕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建中介紹,早期鼻咽癌的治愈率可達90%以上,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鼻咽癌的治療和預后非常重要。
鼻咽癌早期癥狀容易和感冒、鼻炎等的癥狀混淆,所以一旦出現以下癥狀的時候,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診斷。
- 長期鼻塞、鼻涕帶血
鼻咽癌患者在腫瘤堵塞鼻孔后,會出現鼻塞的情況,多數患者還會出現鼻涕帶血絲的情況,而且有的患者是鼻腔向后回縮吸出帶血鼻涕,從口咽部吐出。
- 頸部淋巴結腫大
鼻咽癌患者主要會出現胸鎖乳突肌上部深層的淋巴結腫大,腫塊不容易被推動,堅實無痛,隨著病情發展,會壓迫周圍的神經和組織。
- 耳鳴耳悶、聽力下降
腫瘤發生在咽鼓管口或鼻咽側壁的時候,會壓迫到咽鼓管,從而引起單側性耳鳴耳悶,或是聽力下降等。
- 持續性頭痛
鼻咽癌患者常有持續性頭痛的情況,這是病變侵犯了神經、血管、顱底骨質,容易被誤以為是神經痛。
電子鼻咽鏡檢查有助發現細微病變
電子鼻咽鏡檢查主要是為了檢查鼻腔和鼻咽部,醫生可通過電子鼻咽鏡觀察到患者的鼻腔和鼻咽部的細微病變。
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有EB病毒抗體陽性者、有疑似鼻咽癌臨床表現者,這些鼻咽癌的高危人群,建議進行一次電子鼻咽鏡檢查。
臨床上,很多人懼怕做電子鼻咽鏡,擔心無法忍受疼痛,事實上,做電子鼻咽鏡的時候,一般會用麻黃素收縮鼻腔粘膜,再用丁卡因做表面麻醉,之后再進行檢查;
而且現在的電子鼻咽鏡鏡體非常細,且鏡子會經過充分的潤滑,所以做電子鼻咽鏡檢查的患者一般不會有明顯痛感,無需恐懼。
鼻咽癌不要怕,全球首個鼻咽癌免疫療法獲批!
2021年2月,君實生物宣布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拓益)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的用于治療鼻咽癌的PD-1單抗,且近期還將向美國FDA提交新藥上市申請。
研究顯示,該藥物可表現出持久的抗腫瘤活性、生存獲益、可控安全性。
在92例接受過二線系統化療失敗的復發或轉移性鼻咽癌患者中,該藥客觀緩解率為23.9%,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14.9個月,疾病控制率為41.3%,中位總生存時間達到15.1個月。
鼻咽癌早期癥狀容易與鼻炎等鼻部疾病混淆,因此一旦出現可疑癥狀,應該及早到醫院接受檢查。確診了鼻咽癌的患者也不要驚慌,目前鼻咽癌的治愈率相對較高,因此應該積極配合醫生,接受治療。
參考資料:
[1]《李宗偉確診早期鼻咽癌!預防鼻咽癌記三招》.健康時報網.2018-09-23
[2]《鼻咽癌治得早 超九成可治愈》.人民健康網.2017-03-28
[3]《國產新藥獲批全球首個鼻咽癌免疫療法》.界面新聞.2021-02-19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