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艾看到有讀者提問:“我最近總是感覺肛門有異物感,有時還癢癢的,而且大便疼痛、帶血,我很慌啊,我這是痔瘡還是怎么了?”
醫生則回復:根據您的描述,有可能是肛門癌,建議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進一步確診,對癥治療。
肛門癌?雖然很少聽說,卻不能否認它的存在。不少患者患上這個病后,會因缺乏認識或患病部位過于私人而不愿意看醫生,但肛門癌同其它癌癥一樣,如果早期沒有及時發現和及時診斷,治愈率也是很低的。
今天就讓小艾帶你認識這個“難以啟齒的癌癥”。
肛門瘙癢?小心肛門癌悄悄來臨
肛門癌,又稱肛門周圍癌,是發生在肛門開口周圍的癌癥,屬于胃腸道癌。
通常在全人群中,肛門癌被是相當罕見的,發病率僅約為十萬分之一。根據200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世界上僅有約27000例肛門癌患者。但是近年來,流行病學報告顯示,在全世界范圍內,肛門癌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因此也需要認識并重視起來。
雖然肛門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但也是有跡可循的,常見的癥狀有以下5個:
- 1.肛門出血,拉完大便擦屁股之后,可以看到紙巾上有鮮紅的血跡,以及肛門有明顯的異物感。
- 2.肛門瘙癢、疼痛,反反復復,總是忍不住用手去撓,檢查之后卻沒有發現痔瘡等消化道疾病。
- 3.大便異常,包括大便習慣改變、排便次數增多、大便性狀改變、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等。
- 4.肛門異常潮濕,有時出現不明分泌物,嚴重時甚至會把內褲弄濕。
- 5.用手觸摸肛門部位,發現肛門腹股溝區域淋巴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
肛門癌和痔瘡傻傻分不清?從這6方面看看
臨床上,由于痔瘡和肛門癌的癥狀比較相似,所以有很多人對兩者傻傻分不清楚,導致誤診和漏診。其實,肛門癌和痔瘡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可從這6方面進行區分:
- 1.質地
從質地來看,痔瘡比較柔軟,和肛門周圍的皮膚相差無幾,只有痔瘡水腫或血栓時,質地才會變得堅硬;而肛門癌引起的肛門腹股溝區域淋巴結,質地比較堅硬。
- 2.活動性
痔瘡的活動性較好,可以輕易推動;肛門癌腫塊活動性較差,難以推動。
- 3.表面的光滑程度
痔瘡表面覆蓋的是黏膜或皮膚,比較光滑;肛門癌腫塊表面比較粗糙,凹凸不平。
- 4.肛周瘙癢程度
痔瘡和肛門癌都會引起肛周瘙癢,不同的是,痔瘡引起的肛周瘙癢在做好肛門清潔和涂抹藥物之后,癥狀可以很快緩解;
肛門癌引起的肛周瘙癢比較嚴重,而且反復發作,使用止癢藥物也無法緩解癥狀。
- 5.肛門腫物的顏色
痔瘡的顏色要看類型,如果是內痔,顏色就是淡粉色的;如果是外痔,顏色就接近肛門周圍皮膚的顏色。
肛門癌腫塊的顏色比較深,呈紫色或黑色。
- 6.出血
痔瘡出血多為鮮紅的血液,沒有其他不明分泌物,而且呈周期性特點,反復出血;
肛門癌出血多為暗紅色的血液,血液中還帶有不明粘液或糞便,呈持續性出血。
肛門癌的發生與什么有關?
研究顯示,約90%左右的肛門癌都與HPV感染有關。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通外科潘運龍教授表示,隨著通過性接觸感染HPV引發的肛門癌日益增多,肛門癌已不是什么新鮮的疾病。
HPV即人類乳頭瘤病毒,這是一組形態和基因結構相似的特異性嗜人上皮細胞的DNA病毒,易感染人類表皮和粘膜鱗狀上皮。HPV與多種惡性腫瘤有關,常見的有宮頸癌、外陰癌、陰莖癌等。此外,肛門癌、皮膚癌、食管癌、喉癌等也與HPV關系密切。
除了HPV之外,肛門癌的發生還受肛交行為、肛門長期發炎、免疫力低下、接受盆腔放射治療等因素的影響。
如何預防肛門癌?
很多患者確診肛門癌之后,依然不清楚自己為什么就被肛門癌盯上了。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習以為常的不良習慣,很有可能就是肛門癌的危險因素。因此,預防肛門癌我們可以從日常習慣做起:
1.出現可疑的癥狀要及時篩查
有肛門癌家族史、不做性保護措施、有肛交行為、感染過人類乳突病毒、肛瘺等肛門癌高危人群,要通過肛門指檢、細胞學和HPV檢測、高分辨率肛門鏡檢查(HRA)等篩查手段,有效診斷肛門病變。
2.保持健康的性生活
無論在任何性接觸時都要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免發生肛交行為,避免頻繁更換性伴侶。平時注意肛門及肛周的清潔。
3.注射HPV疫苗
HPV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肛門癌等癌癥,適應癥包括女性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及相關癌前病變,以及女性及男性生殖器疣。
肛門癌雖然少見,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中招。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肛周清潔,學會正確清洗肛門。同時,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對肛門的刺激,適當運動,積極提高機體免疫力,才能有效預防肛門癌。#謠零零計劃##科學真相##向癌癥說不#
參考資料:
[1]《如何區分痔瘡與肛門癌?》.昆明東大肛腸醫院.2020-04-21
[2]《發現這些癥狀,警惕肛門癌……》.肛腸圈.2017-07-31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