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腫瘤科
2021年1月,《自然》(Nature)雜志向199位免疫學家、傳染病專家及病毒學家發去問卷,詢問他們對新冠病毒的看法。九成科學家認為病毒會從大流行轉向局部流行,這也意味著這種病毒不會徹底消失,而是會在不同地方輪番出現。
當前,多支新冠疫苗在世界范圍展開接種。腫瘤患者作為免疫弱勢群體,是否可以接種新冠疫苗還存在著諸多疑問,今天小編為您答疑解惑。
01
腫瘤患者能接種新冠疫苗嗎?
腫瘤患者屬于免疫薄弱人群,對于新冠疫苗需求度很高。但是,目前缺乏腫瘤患者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因此,疫苗的安全性和副反應仍然未知。目前并不推薦所有腫瘤患者接種新冠疫苗。對于部分腫瘤控制良好的患者,可在專科醫師綜合評估后,考慮接種滅活疫苗或重組亞單位疫苗。
02
60歲及以上慢性病人群可以接種嗎?
可以。最新專家發言指出,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60歲及以上慢性病人群建議盡早接種。
03
正在放化療能接種新冠疫苗嗎?
放化療通常會削減甚至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在放化療期間接種減毒疫苗(毒性減弱的活疫苗),會增加感染風險。高危人群如需接種,滅活疫苗是最好的選擇。但因免疫系統薄弱,疫苗保護效果會有所折損,建議暫緩接種。
04
使用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的患者是否可以接種?
腫瘤患者使用免疫、靶向等抗腫瘤藥物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建議接種時間錯開治療期。因此,接種前應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接種風險。
05
接種了疫苗就不會感染新冠嗎?
不是,目前的臨床實驗數據新冠滅活疫苗保護效力為79.34%,少數人接種后仍可能不產生保護力或者發病。因此,接種后仍需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06
新冠疫苗去哪里接種?
一般所在轄區的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者綜合醫院都設有接種點,可以咨詢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關注相關平臺發布消息。接種時攜帶身份證、做好個人防護,主動提供真實的個人身體情況。
07
接種后會有什么不良反應?
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接種部位酸脹、紅腫、瘙癢,一般2~3天可自行緩解。極少數人因個體差異出現急性過敏反應、暈厥等,不良反應往往在接種后30分鐘出現,所以接種者均應留觀30分鐘。如有問題,可盡快處理。接種后避免疲勞,注意休息,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干燥。
08
新冠疫苗接種后提供多久的保護作用?
鑒于新冠疫苗使用時間還不足1年,保護時長仍不能定論,但當前數據顯示,疫苗保護期在半年以上。
09
接種后仍需做核酸檢測嗎?
接種新冠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感染風險,但仍存在感染可能,必要時需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核酸檢測。
10
接種后需要檢測抗體嗎?
不需要。目前我國疫苗接種后中和抗體檢測試劑尚未獲批,醫院暫無可使用的中和抗體檢測工具。目前醫院提供的抗體檢測,結果與疫苗的免疫應答效果無關,僅適用于疑似病例的補充檢測。
11
慢性疾病患者接種疫苗后能否正常用藥?
疫苗接種前后,仍需按醫囑用藥。
備注:本文內容均源于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新冠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及國家衛健委、官方新聞等公開資料。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