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胰腺腫瘤患者急切想知道答案的十大問題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胰腺囊性腫瘤患者最想了解的十大問題丨“醫”面之緣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特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專家解答胰腺囊性腫瘤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胰腺是一個神奇的器官,同時具有外分泌和內分泌兩大功能。一旦胰腺功能受損,就可能同時出現消化不良和血糖調節異常,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胰腺手術是導致胰腺功能受損的原因之一,而胰腺腫瘤是導致胰腺手術最常見的原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胰腺腫瘤如胰腺囊性腫瘤在體檢中被發現。

    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醫學界”特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徐曉武教授與胰腺囊性腫瘤患者馬桂秋女士就廣大胰腺囊性腫瘤患者最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度交談。希望這段對話能夠幫助更多胰腺囊性腫瘤患者了解囊性腫瘤的診治,并鼓勵更多病友。

    4月18日19:00-20:00

    一 如何早期發現胰腺囊性腫瘤?

    主持人:胰腺囊性腫瘤有哪些臨床表現?有沒有一些可以早發現的手段?

    徐曉武教授:胰腺囊性腫瘤往往沒有特別明顯的臨床癥狀,多數就診的患者都是通過體檢發現的。隨著體檢的普及,會有大量的胰腺囊性腫瘤患者被發現并就診,一般通過腹部增強CT或MRI都可以早期發現,部分人也可以通過腹部B超發現。

    二 哪些患者需要手術?

    哪些患者可以保守治療,定期隨訪?

    主持人:所有胰腺囊性腫瘤都必須切除嗎?哪些患者可以隨訪?哪些患者需要手術?有沒有一些藥物可以使腫瘤退縮?

    徐曉武教授:首先,胰腺囊性腫瘤不可能通過藥物消除,但也不是每個胰腺囊性腫瘤患者都需要做手術。我們應根據以下幾點考慮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手術評估:

    第一點,看病灶是否有惡變癥狀或惡變風險。惡變的高危風險包括:腫瘤標志物如糖類抗原(CA199)的升高,囊腫的細微結構中有附壁結節的強化,腫瘤直徑大于3cm,短時間內腫瘤突然增大,同時伴有胰管、尤其是主胰管的擴張等。

    第二點,我們在考慮胰腺囊性腫瘤手術時,也要兼顧患者的個人因素。

    首先,要考慮患者的年齡。胰腺囊性腫瘤是一類良性起病、發展緩慢、有潛在惡變可能的疾病,它的風險在于若干年后可能出現惡變。所以對于高齡的患者,我們一般會選擇比較保守的方案,因為手術風險對高齡患者來講可能問題更大。對于年輕患者,我們推薦采用積極的治療手段,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潛在惡變風險會增高。對于年輕患者來說手術是有意義的,患者也能從中獲益。

    其次,要考慮囊腫部位。胰腺手術比較復雜,不同囊腫部位的手術方式不同。一般來說,病變越靠近尾部,手術的創傷、代價都相對較小,安全性也比較高。對于這類病變我們可以選擇比較積極的治療手段。而病變靠近胰頭,尤其是要做胰十二指腸大范圍切除的患者,手術風險大,代價和創傷也大。對于這類患者,我們需要兼顧惡變風險與手術代價,在兩者之間取一個平衡。所以我建議患者前往正規、有經驗的胰腺中心去就診,以接受合適的治療策略。

    三 隨訪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主持人:那么如果可以隨訪胰腺囊性腫瘤患者,在隨訪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徐曉武教授:胰腺囊性腫瘤本身沒有癥狀,沒有太多需要刻意注意的地方,患者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社交,只是需要定期隨訪。沒有高危因素或沒有明確高危因素的患者每年一次隨訪即可。隨訪時,我建議采用CT、磁共振或超聲內鏡等能夠比較客觀反映胰腺囊性腫瘤特征的檢查方法,普通的腹部B超可能達不到非常好的隨訪效果。

    四 手術方式有哪些?

    機器人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哪個更好?

    主持人:如果是跟我一樣選擇手術切除的患者,目前我們有哪些手術方式呢?有一些醫生推薦機器人手術,它與腹腔鏡手術哪一個更好?

    徐曉武教授:從手術操作的方式上來講,傳統胰腺外科以開腹手術為主,但近20年來腹腔鏡手術與機器人手術等微創外科發展迅猛。胰腺囊性腫瘤手術沒有太多腫瘤學上的要求(如淋巴結清掃),非常適合于微創手術。

    腹腔鏡手術與機器人手術的差別在于腹腔鏡手術是依靠外科醫生來直接操控手術器械,而機器人手術則借助了機器人的機械臂來完成手術。相較于腹腔鏡手術,機器人手術最大的優勢在于它有更加高倍的放大視野。腹腔鏡手術一般能放大4~6倍,而機器人手術可以做到10倍、甚至30倍的放大,基本上等同于達到顯微手術的效果。當然,機器人手術的手術費用也可能隨之增加。我們可以根據手術方式來選擇腹腔鏡手術或機器人手術,例如保留胰腺功能的手術需要分辨胰腺中非常細小的結構,那么選擇機器人手術有非常大的優勢。

    傳統的胰腺外科只有兩種手術方式,即胰頭部病灶的胰十二指腸切除和胰尾部病灶的胰體尾切除。但胰腺囊性腫瘤可以不需要做這么大范圍的切除。隨著我們對胰腺內部結構的認識愈發清晰,手術和解剖越做越精細,一些保留胰腺功能的手術成為可能。正如這位主持人所經歷的手術,她的囊性病灶在胰腺頭部,如果按照傳統方式,需要做一個很大的胰十二指腸切除,但我們以微創手術的方式做了局部切除,很好地保持住了患者術后的胰腺功能。這類手術方式能以最小的創傷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這也是能使患者真正獲益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五 手術的并發癥有哪些?如何處理?

    主持人:對于我們患者來講,手術之后會不會有并發癥、后遺癥也是我們非常擔心的,請問手術后有哪些并發癥?如何處理?

    徐曉武教授:任何一種外科手術都有手術風險及發生并發癥的可能。胰腺手術的最大并發癥是胰瘺,胰體尾切除后發生的胰瘺主要是單純的胰瘺,其風險相對較小。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發生的胰瘺相對較嚴重。那么我們在做手術適應證選擇時要慎重一些,需要綜合考慮手術風險與惡變風險。

    但胰腺手術的并發癥風險與胰腺中心手術量有關。手術量越大的中心手術并發癥的控制越好,發生比例也越小;同時,他們對并發癥的處理也更有經驗。患者對待并發癥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手術并發癥不可能百分百避免,但有經驗的胰腺中心都有很好的處理并發癥的經驗,即使發生了并發癥也能夠很好的處理。

    六 術后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主持人:術后飲食要注意哪些?很多病友口中的發物到底能不能吃呢?

    徐曉武教授:對于胰腺術后的生活注意事項,不能完全忽視,但也不必過于緊張。胰腺術后需要重點關注患者的胰腺功能,包括外分泌功能與內分泌功能。

    外分泌功能主要是幫助消化,當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時進食油膩食物就會導致腹瀉。對于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添加胰酶的方法來改善癥狀,同時,患者也需減少或避免油膩食物的攝入。

    胰腺內分泌功能主要是分泌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所以患者接受胰腺手術后需要監測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正常,則不必特別處理;如果血糖水平升高,甚至達到糖尿病的水平,則需要到內分泌科就診,并按照糖尿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來處理。

    若能夠控制好這兩個方面,患者在術后可以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社交。

    在西醫概念里,任何食物被人體攝入并消化后,都會變成最基本的食物要素,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所以不存在“發物”這樣的概念,也沒有這方面的特別要求。

    七 術后需要服藥嗎?

    主持人:胰腺術后要吃什么輔助的藥嗎?

    徐曉武教授:這個取決于患者術后的胰腺功能。如果患者胰腺功能正常,就沒有必要在術后常規服用藥物。如果患者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出現問題,可以通過給予外源性胰酶來改善癥狀。

    另一方面,我們要關注患者的血糖問題。如果血糖正常則不需要控制;如果出現臨界的血糖升高,我們推薦進行生活方式的改善,即控制飲食、增加運動;如果通過正常的飲食都不能控制血糖,則需要按照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來控制,首先使用降糖藥,如果降糖藥還達不到效果,就需要使用胰島素了。

    八 可以使用中藥調理嗎?

    主持人:請問服用中藥調理有用嗎?是不是需要服用中藥調理呢?

    徐曉武教授:我認為胰腺手術后不用常規進行中藥調理。對于選擇中藥調理的患者,我建議大家去正規的、比較大的中醫院就診,并服用正規的中醫方劑,它相對而言比較有用,也比較健康、安全。一些民間的土方、草方可能不僅沒有作用,甚至會導致比較嚴重的肝功能損害。

    九 術后血糖升高怎么辦?

    主持人:很多病友手術之后出現血糖升高,消化變差,請問這種情況多久會恢復?會不會發展成糖尿病?或者成天拉肚子消化不良?

    徐曉武教授:這個問題涉及到胰腺的功能。胰腺手術后患者的胰腺功能存在一個慢慢恢復的過程,但最終其功能取決于保留了多少胰腺。只有盡可能多地保留患者的胰腺功能,才能真正避免這個問題。

    胰腺手術導致的血糖升高并不能通過時間延長得到改善,需要通過藥物方式來調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好導致的飲食后腹瀉可以通過飲食結構的調整(減少脂肪的攝入,改用高蛋白、多纖維素的飲食方式)和補充外源性胰酶來改善癥狀。

    至于患者能否完全通過自我調整能力來實現癥狀的改善是因人而異的。有些患者胰腺切除的范圍比較廣,那么他的胰腺功能的丟失無法完全代償,還是需要依賴藥物來改善癥狀。

    但長期的藥物維持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近年來一直推崇做保留功能的胰腺手術。對于這一類良性的病變,我們應盡可能選擇更精準的切除,避免做大范圍的切除。

    術后應該怎么復查?

    主持人:腫瘤是否會復發也是我們病友非常關心的問題。請問患者術后應該怎么復查?

    徐曉武教授:只有惡性腫瘤存在復發的可能,患者必須進行定期復查。良性腫瘤只要通過外科做了完整的切除就沒有復發的問題了,患者只需進行常規體檢即可。所以我們積極建議年輕患者去做手術,因為對于這一類患者而言,腫瘤未切除前必須進行終身隨訪,直至不能耐受手術。這對于年輕患者而言可能意味著長達幾十年的隨訪,而隨訪過程中,經濟上、心理上的代價都是非常巨大的。所以通過微創手術去除隱患后,也避免了患者術后的長期隨訪問題。

    最后,徐曉武教授強調,隨著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胰腺囊性腫瘤被發現。事實上胰腺囊性腫瘤在初始發現時都是良性病變,并非胰腺癌這類預后非常差的惡性腫瘤,所以大家無需焦慮。

    其次,針對每個胰腺囊性腫瘤患者,都應該有個體化的治療策略,建議患者去大的胰腺中心就診,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并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

    最后,應該盡量選擇微創的保留胰腺功能的手術,以最大限度保證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避免出現嚴重的胰腺功能不足。

    專家簡介

    胰腺囊性腫瘤患者最想了解的十大問題丨“醫”面之緣

    徐曉武教授

    • 主任醫師/教授/博導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副主任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微創手術中心主任

    • 中國醫師協會微創外科委員會青年委員

    • 上海市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多區域診療協作青年學組副組長

    • 上海市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胰腺囊性腫瘤患者最想了解的十大問題丨“醫”面之緣胰腺囊性腫瘤患者最想了解的十大問題丨“醫”面之緣胰腺囊性腫瘤患者最想了解的十大問題丨“醫”面之緣胰腺囊性腫瘤患者最想了解的十大問題丨“醫”面之緣

    – End –

    胰腺囊性腫瘤患者最想了解的十大問題丨“醫”面之緣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