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喉嚨發炎、痛經……生活中無論大病小病,似乎總能聽到“多喝熱水”的勸告。但是,“熱水”并非萬能藥,長期飲用太燙的水或食用過熱的食物,反而會對我們的食管內壁造成慢性損傷,甚至可能引發癌變!
潮汕一位阿伯,一年四季均喜歡燙食,最喜歡把剛出鍋的粥或湯端起來吸著吃進去,說是趁熱吃才好吃,胃部才舒服。此習慣堅持十幾年,結果近段時間突然感覺吃飯時吞咽不順暢,喉嚨不舒服,于是到醫院進行胃鏡檢查,結果被確診為胸中段食管癌。
“食管癌與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李恩孝表示,中國人愛吃腌制品、吃燙的飲食、愛吃辣、有飲酒習慣等,這些都是誘發食管癌的高發因素。“人們常說‘趁熱吃’,其實吃過燙食物對食管傷害巨大。食管內膜是一層絲綢般的薄膜,過燙的食物經過食管,會讓食管反復被燒灼、刺激,導致食管增生,容易誘發為食管癌。”
食管癌早期癥狀不明顯
國際著名期刊《柳葉刀·胃腸病和肝病學》近期發表的一項統計研究表明,全球有一半的食管癌病例發生在中國。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食管癌新發病例47.3萬例,因食管癌死亡43.6萬例。同年,中國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數都最多,分別達到23.5萬和21.3萬,DALYs達到446萬(DALYs,因疾病造成過早死亡或殘疾而損失的健康壽命年),幾乎占全球負擔的半數。
食管癌發現得越早,治愈率越高,但食管癌在早期癥狀并不明顯,被發現時往往是中晚期,所以我們要提高警惕、做好篩查。
如果發現以下癥狀及時就診:
- 吞咽食物有遲緩、滯留或輕微哽咽感,可自行消失,一段時間后會再出現;
- 咽喉部常有異物感,咽不下也吐不出的感覺;
- 胸部不適,如胸骨后脹悶或輕微疼痛,呈現間歇性,在疲勞后或快速進食時癥狀加重。
你是否為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大家可以根據以下因素來判斷自己是否為食管癌的高危人群。食管癌的高危對象為40歲以上的人群,并符合下列任一項危險因素:
- 來自我國食管癌高發區(我國食管癌最密集區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側,尤以磁縣為主,在秦嶺、大別山、川北、閩粵、蘇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對集中的高發區);
- 有上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反酸和進食不適等癥狀;
- 有食管癌家族史;
-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如食管息肉、Barrett 食管和反流性食管炎等(但主要是歐美國家的人會因反流性食管炎發展為食管癌);
- 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煙、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等。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相加慶建議,食管癌高危人群應主動進行胃鏡篩查,如每2年1次胃鏡檢查。若胃鏡檢查病理提示輕度異型增生,則需每年定期復查1次;若胃鏡檢查病理提示中度異型增生,則需每半年復查1次。
預防食管癌,請記住以下六招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是預防食管癌最好的辦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尤其注意飲食方面的預防:
- 不吸煙,已吸煙人群建議戒煙;
- 少量飲酒或不飲酒;
- 進食不要過熱或過快,每餐只吃七八分飽;
- 勿食發霉食物,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平衡膳食;
- 少吃紅肉熟食、腌制或辛辣食物,如麻辣燙、火鍋、燒烤等;
- 增強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擁有健康的身體更加重要。而提高防癌意識,防范于未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健康的根本!希望我們都能管住嘴、邁開腿,保護食管健康,享受更多的美食!#清風計劃##謠零零計劃##科學真相#
參考資料:
[1].《全球一半食管癌發生在中國,嬌嫩的食管是怎么被“弄壞”的?》.生命時報.2020年12月21日
[2].《一半食管癌在中國,喜辣、燙食、喝酒,這些壞習慣你有嗎?》.健康時報.2021年3月31日
[3].《食管癌:我,最愛熱情似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20月12月30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