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癌癥發病率的逐年上升,該疾病已成為影響全球人類最突出的健康問題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2012年全世界大約報告了78萬例肝癌新病例。發病率為每10萬人10.1人,死亡率為每10萬人5.1人,在癌癥造成的死亡中排名第二。
目前癌癥的治療方法有三種:西藥治療、中藥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即中藥輔助治療)。許多接受西醫治療的癌癥患者同時尋求并使用中醫作為輔助治療。
中國地區肝癌患者使用中醫藥治療的比例呈上升趨勢,研究表明,癌癥患者使用中藥治療后,其整體生活質量和身體功能得到顯著改善此外,中藥輔助治療可顯著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預后。
與女性相比,男性肝癌的死亡率更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風險也會增加。此外,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或家庭收入、并發癥的嚴重程度以及肝癌的分期都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其他影響癌癥患者生存率的相關因素包括醫療機構特征、醫生的服務數量和醫生的年齡。之前的研究已經表明,輔助中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癌癥患者(如乳腺癌患者和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肝癌是臨床常見的實質性惡性腫瘤之一,由于起病隱匿,進展迅速,惡性程度高,易轉移復發,生存期短,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為全世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目前,肝癌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40%的肝癌病人,可以從手術治療中獲益,但仍有大部分病人,因身體狀況、肝功能、腫瘤部位、大小,肝硬化、嚴重黃疸或腹水等多種原因而不能手術切除治療,而以手術切除治療的病人其復發發率亦約達40%-60%。
以侵入性的治療方法仍未能有效對抗肝癌,現行使用的抗癌化療藥物,皆未能達到預期療效,同時任何一種放療、化療方案都伴有明顯的毒副作用,致使許多患者無法堅持而放棄治療。
中醫辨證論治在肝癌的治療中雖具有一定的療效與獨特的優勢, 肝癌的病機及臨床表現復雜多變,而辨證論治是中醫藥的理論核心。
中醫認為“熱毒”是腫瘤形成的原因之一,臨床觀察及藥理學研究也表明,清熱解毒藥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柴胡清肝湯、茵陳五苓散、茵陳蒿湯、清肝抗癌方等都是中醫常用的治療肝癌的基礎方。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