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也是一種讓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不僅僅是由于癌癥的致死率高,還有癌癥所引發的疼痛也是十分折磨人的。有不少患者身上出現疼痛,但不知道是不是屬于癌痛,那么,癌痛是怎么樣一種感覺呢?
癌痛是可以發生在癌癥的每一個階段。根據數據統計,有超過1/3的癌癥患者存在著中重度的疼痛,癌癥患者發生癌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食欲、免疫力等,還有可能導致腫瘤的加速發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會折磨家人。
癌痛和普通的疼痛有什么不一樣呢?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疼痛的經歷,這種疼痛是屬于生理的疼痛為主。比如說胳膊被針扎一下,被燙到會感覺疼,其實這些都是人體的保護性反應,是人體為了防止外界環境的傷害的一個保護性的反應。
而癌癥疼痛本身是一個疾病。為什么這么說?主要是由于癌癥疼痛的本身又可以使神經系統發生損害。癌癥疼痛不僅僅使病人難受,降低病人的生活質量,由于疼痛不斷向神經系統傳入,持續對神經系統的刺激會引起神經系統本身發生損害。
為什么會癌癥會導致這么劇烈的疼痛呢?首先就是壓迫,一般情況下癌癥的生長速度是很快的,它們會在短時間內體積增大,如果癌癥所發生的部位空間有限的話,那么就很容易壓迫周邊組織,從而導致疼痛的出現。
比如說腸道腫瘤因體積增大而導致梗阻的發生,這樣就會導致腹痛的發生,并且這種腹痛會隨著病情的加重而變得更加頻繁持久。比如癌癥發生在肺部,就會發生堵塞從而誘發肺炎,這時也就會導致胸痛的出現。
再比如腫瘤壓迫下腔靜脈從而導致回流不暢,這時下肢就會發生水腫而引起疼痛。
癌癥除了會在短時間內體積增大出現壓迫以外,它的侵蝕也不能小覷,大家都知道惡性癌癥會導致與周邊組織界限變得不分明,這也是良性、惡性癌癥之間一個重要區別。
為什么會變得不分明呢?其實這就是癌癥的侵蝕,如果這種情況侵犯至神經、骨骼等,那么這種疼痛可能就不僅僅局限于一定的范圍了。比如說乳腺癌就會侵犯肋間神經,那么就會造成胸痛的出現。
同時,癌癥在發展過程中也會釋放一些細胞因子,而這些物質因為沒有固定性,所以就會導致全身性疼痛的出現。雖然這種疼痛并不是每種癌癥都會出現,但有少數一部分還是存在這種情況的,比如肺癌等等。
除此之外因為癌癥腫瘤生長過快,所以就會導致供養不足,為此癌癥腫瘤本身就會出現壞死潰破等情況,這時也會導致疼痛的出現。
癌痛在初期多為慢性、隱匿的鈍痛,隨著病情的進展,慢性鈍痛逐漸轉變為銳痛、刀割樣痛,可沿神經支配區放散,通常是慢性疼痛。多數慢性癌痛表現為至少有兩種原因導致的疼痛,即同一個癌痛患者所表現出的疼痛可以是多性質、多部位和多原因的。
癌癥患者在出現癌痛的同時,可以伴有焦慮、厭食、失眠和神經衰弱等精神心理方面的癥狀。癌痛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對患者的日常活動、飲食、睡眠也會造成影響。
長期吃不好、睡不著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腫瘤細胞一般在人體抵抗力較差時發展最迅速,以致不利于癌癥治療。因此,當患者感到癌痛時,應及時告訴身邊的人以獲得支持和幫助,接受規范癌痛治療以改善生活質量。
為了更好地保證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治療腫瘤的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地抑制骨痛。中醫藥在抑制癌痛方面有獨到之處。中醫認為,癌痛的病理性質總屬本虛標實, 大多是因虛而得病 ,因實而致痛,是一種全身屬虛 ,局部屬實的病癥。
中醫藥的方法安全有效,可以減輕惡性腫瘤患者的疼痛。癌性疼痛可分為氣滯血瘀型和氣血虧損型,氣滯血瘀是由于氣的運行不通暢,在某一部位產生阻滯的病理,局部出現脹滿或疼痛的癥狀。對于氣滯血瘀的癌痛以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為主要目的。
氣血虧損型癌痛主要以補益氣血、溫經止痛為主要目的,達到治療癌痛的目的。同時,中藥也可以與西藥聯合止痛,因為癌痛,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服用一些止痛藥物,但這些藥可能導致或加重胃潰瘍和上消化道出血,阿片類藥物抑制平滑肌導致便秘、惡心嘔吐、腹脹等等,患者不能耐受,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下降。
中藥與西藥止痛藥配合,既可增強療效,又可減少西藥的頭暈、惡心、嘔吐、便秘等不良反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