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3日—24日,首都北京迎來中國腫瘤領域最重要的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指南大會。自2016年CSCO指南首次發布,至今已經走過6年。從第一版指南發布,到2021年即將發布10部新發指南,更新23部現有指南。CSCO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發布更適合中國國情,更具普及性的診療指南,為中國臨床腫瘤醫生提供更好的診療策略。
CSCO副理事長,解放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江澤飛教授主持新聞發布會,希思科基金會理事長、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李進教授,CSCO監事長、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CSCO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
CSCO副理事長、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秦淮醫療區秦叔逵教授,CSCO副理事長、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CSCO副理事長、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CSCO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梁軍教授,CSCO副理事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郭軍教授參加指南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CSCO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追憶了當初制定CSCO診療指南的初心。在2016年,中國已經經過努力,沉淀了大量的臨床數據。而中國的腫瘤診療卻依然需要參考美國NCCN等臨床指南。為了讓中國醫生用上中國證據支持的臨床指南,CSCO指南應運而生。經過幾年的發展,CSCO指南已經達到33部,并將繼續發行合訂本、電子版,以方便臨床腫瘤醫生的應用。
李進教授提到,常見惡性腫瘤診療指南會存在滯后性,因此CSCO診療指南通過每年更新,能夠匯集全球范圍內最新研究數據,是對既往指南或共識的補充。根據不同的證據級別,CSCO指南會進行不同程度的推薦。目前CSCO指南已經發行超過百萬,希望有更多的臨床醫生能夠用上CSCO指南。
馬軍教授回顧了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情況。在中國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的醫療中心,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與國際先進水平持平,但全國388個醫療機構統計數據令人觸目驚心,僅37.2%。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淋巴瘤的診療水平不匹配。
因此,仍需要進一步推進腫瘤的規范化治療,下沉到基層。共同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偉大目標而努力。當然,在腫瘤診療規范化的路上,還是需要繼續探索與創新。沒有創新,沒有當下腫瘤新藥爆發的年代,就不會有腫瘤患者的獲益。腫瘤醫生與腫瘤患者是同一戰壕的戰友,需要互相理解,相互扶持,才能讓腫瘤醫生積極探索,最終讓我們的腫瘤患者獲益。
秦叔逵教授則針對CSCO指南的推廣進行了解讀。目前腫瘤診療仍需要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疾病階段進行針對性治療。而指南指引了方向,是為了約束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當然指南的推廣仍需要更多的支持,通過宣傳使大家了解科學防癌的知識。
郭軍教授、王潔教授針對腫瘤免疫治療的熱點話題進行了分享。尤其對于已經更新了6年的CSCO指南,很多臨床醫生幾乎人手一本,深入人心。逐步推出的免疫治療不良反應的處理推薦,深受認可。梁軍教授、程穎教授則提到了患者方向的指南。
目前國際上已經有很多機構推出了患者應用的指南。這類指南更佳通俗易懂,并包括如何隨訪、如何護理等細節問題。結合中國的醫患關系,患者方向的指南也可以幫助患者與臨床醫生更好溝通,并能夠了解醫生進行的規范化治療。
2021CSCO指南會正在火熱更新中,良醫匯腫瘤資訊小編在現場為大家進行報道,巔峰對話——TOP TALK將邀請重磅專家進行現場訪談,解讀指南更新背后的證據與故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