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有很多癌癥患者因為沒能盡早發現癌癥蹤跡,及時地接受治療,體內的癌細胞會出現擴散和轉移,很多患者會發生骨轉移。一旦發生骨轉移,患者通常會陷入驚慌之中,那么,癌癥患者為什么會發生骨轉移?骨轉移時,身體會有哪些變化?又如何治療呢?
首先要明白癌癥是如何轉移的,腫瘤細胞從原發病灶脫落之后,進入了周圍的淋巴管、血管,就會播散到遠隔部位,附著于血管內皮,并進入組織,在該組織內形成病灶。
但是,腫瘤細胞的血行轉移、淋巴轉移,并不會老是循著血流,或淋巴的流動方向到達相應的器官,也就是說腫瘤細胞轉移有一定的選擇性,如果腫瘤細胞沒有遇到合適的器官,腫瘤細胞可能短時間內就死亡了,如果在流動過程中,遇到了適合生長的器官,腫瘤細胞就會在該組織內形成病灶,不斷增殖生長,從而形成轉移瘤。
換句話說,不同來源的腫瘤細胞,有其特定臟器轉移。比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就容易出現骨轉移,而膀胱癌就比較少出現骨轉移。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癌癥骨轉移的位置,不盡相同,比如肺癌容易出現骨轉移的位置,主要是腰椎或四肢、頸椎。乳腺癌最容易出現的骨轉移位置是胸骨、肋骨、骨盆。
癌癥是否會發生骨轉移,關鍵要看患上的是哪種腫瘤,不是所有的癌癥都會發生骨轉移。以下這些常見的腫瘤,骨轉移發生率比較高:乳腺癌、前列腺癌發生率65%~75%,甲狀腺癌發生率約為60%,肺癌發生率為30%~40%,不過,幾率高也不意味著這些癌癥都會發生骨轉移,所以癌癥患者也不用過于擔憂,還是要積極配合醫生做好定期復查。
癌癥發生骨轉移,隨著病情的慢慢發展,通常不會悄無聲息的,會有一些癥狀一個接著一個趕來。首先是疼痛,癌細胞在人體骨骼形成新的轉移灶,在早期會使患者產生四肢乏力等不適癥狀,從輕微疼痛發展成持續性疼痛,甚至按壓或碰撞都會加重痛感,尤其在晚上疼痛更為明顯,也因此影響患者正常的睡眠。
骨轉移若發生在脊柱,會使頸椎活動受限并出現胸痛、胳膊痛等癥狀,骨轉移若發生在腰椎或骶椎,則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腰背痛甚至腿痛。同時,會有壓迫的癥狀。脊柱骨轉移會損傷神經并出現壓迫神經根或脊髓馬尾的癥狀,表現為感覺減退、根性神經痛、大小便失常,甚至有麻痹、癱瘓等問題。
也有的骨轉移患者會發生骨折。大部分患者因骨折就醫時才發現已經骨轉移了。癌癥骨轉移會導致骨質丟失,骨骼因為被嚴重破壞而變得脆弱,輕微外傷、咳嗽都可引發病理性骨折,尤其是錐體骨、肋骨等部位骨折的幾率較高。
癌癥骨轉移還會容易引起貧血、乏力、食欲下降、營養不良等全身癥狀,由于癌細胞不斷地破壞人體骨骼,極易引發高血鈣。后期患者因全身虛弱需長期臥床也會出現肺不張、血栓、壓瘡等癥狀。
骨轉移無疑是疾病晚期的征象,要根據具體情況考慮相應的全身抗腫瘤治療、止痛治療等綜合措施。從中醫上看,骨轉移癌歸屬于“骨瘤"、“骨蝕”等,其病機為本虛標實,正氣虛為其本,痰淤邪毒互結為其標,故治以溫腎壯骨止痛,散結解毒,扶正祛邪為主。
骨轉移常導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疼痛、運動功能障礙等一系列并發癥。現代醫學治療腫瘤骨轉移的手段包括化療、放療、手術、放射性核素、二磷酸鹽類藥物及止痛藥等,但單一治療方式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應進行多學科的綜合治療。
在骨轉移中醫治療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患者過有質量的生活。要控制住癥狀,讓病人舒適生活,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是要為病人止痛,同時,要用中藥來干預骨骼被破壞的過程。骨轉移多見于晚期癌癥病人,其病機以虛為主,而抗癌西藥多對人體正氣有所損傷,病人不能耐受,所以治療骨轉移應著重補虛,增強人體免疫力,殺滅癌細胞,從而達到祛除癌毒的目的。
同時,中醫藥在提高生存質量,恢復骨質損壞、延長生存期等方面也有獨到的作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