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接觸的癌癥患者中,很多患者都是通過手術治療,將癌癥病灶切除,但是經常會發生這種情況,經過一段時間之后,癌細胞又卷土重來,又出現了癌癥復發,這是為什么呢?
癌癥的治療,手術切除雖然是比較好的一種治療方式,但是手術的切除也只能對一些癌腫或者惡變的組織進行切除,而對于周圍隱藏比較深的細小的癌細胞卻無法通過手術進行徹底的清除。而且這些細小的癌細胞,躲過手術的切除之后,會在人體內進行長時間的潛藏,等到遇到合適的時機就會再次復發。
在排除手術效果不佳的基礎上,還有就是部分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從而引發的病灶復發。因為癌細胞的產生與身體免疫力有著直接的關系,手術后的病人身體本身就比較虛弱,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才能夠恢復正常,但是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加上術后可能會出現抵抗力薄弱等現象以及各種外界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從而導致術后接受過治療的患者身體素質下降,癌癥復發。
部分癌癥患者的惡化程度較高,本身就屬于容易復發的情況。如果病人只是僅僅通過手術治療來切除病灶的話,可能效果不佳,并且一次手術也難以治療,可能需要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治療,結合一些其他的治療方式才能夠慢慢治愈,控制癌細胞的擴散。
雖然手術是治療癌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并不是手術成功就等于癌癥得到根治。提高術后生存率,需要配合后續其它治療進行鞏固,病人、家屬和醫生之間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盡量避免術前術后并發癥的出現,加強護理監測,定期復查等都十分關鍵。
腫瘤治療的特殊性在于要考慮后續治療問題,要想到腫瘤復發的可能。術后應用中藥調治成為不少患者的選擇。對于癌癥術后復發轉移的防治,既要看到癌癥術后引起的癥候,又要認識到轉移的根本在于身體的失衡和轉移性癌細胞的惡性發展,因此要把辨證論治和抗癌結合起來。
防治要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則,在臨床上,“扶正”以運用益氣、滋陰等補法為多,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術后通過中醫藥治療,能夠盡快恢復體質,改善或減輕手術后的某些不良反應,如低熱、多汗、胃納減退、腹脹、大便不暢等。
通過中醫辨證施治,因人而異,改變患者易患癌體質,增強患者免疫力,達到強身健體、預防復發和轉移的效果。
癌癥治療離不開多學科配合,也就是要綜合治療。治療癌癥是一場全方位的全面戰役,除了少數情況下單一治療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需要使用多種治療手段,進行綜合治療。
綜合治療絕不是將各種治療手段進行簡單的疊加使用或輪流使用,不是各個學科同時進行治療或輪流進行治療,不是治療手段越多越好,什么情況下使用哪些治療手段,多個治療手段多個學科怎樣進行有效的配合,這個很關鍵。總之,一切是以患者為出發點,只要能夠幫助患者走向康復,那么治療就是有意義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