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下午出門診的時候,接診了一位很典型的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進到診室的時候,滿臉愁容,原因僅僅是因為一張剛剛拿到手的體檢報告。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患者和我說,前兩天單位組織體檢,肺部CT檢查報告出來以后,上面寫著肺部有磨玻璃樣結節,也是從那天開始,她心里就有了個疙瘩。
她說,“經常聽到、看到,結節是癌前病變組織,我是不是得肺癌了?”
下面呀,我就就著這位患者的疑問,給大家做一個針對于結節的科普。
1. 結節也有兩面性,即良性和惡性。
所以,不要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發現結節不要怕,先鑒定它的性質。
2. 怎么判斷結節的良惡性?
①可以觸及的結節:掌握4個步驟,輕松識別結節良惡性,即一摸,二推,三按,四尋。
1)一摸:摸結節的軟硬度。
怎么判斷軟硬度呢?
可以觸摸一下自己的嘴唇、鼻頭和額頭。
如果結節摸起來的手感,和摸嘴唇一樣柔軟,或者是跟摸鼻頭一樣的觸感的話,大多不用擔心,這種情況下的結節,多數是良性的。相反,如果結節的手感摸起來像是摸額頭一樣堅硬的話,就要懷疑是惡性的成分高了!
2)二推:推結節的活動度。
如果結節很好“擺弄”,一推就動,就是活動度好的表現,這種情況下的結節多屬于良性;反之就是惡性的程度高了。
3)三按:按壓結節時是否疼痛。
相信大家經常聽到一句話,“如果身體真的是有了什么大病,一般都是沒有感覺到”,這話說的還是有點道理的。
通常來說,被按壓的結節如果有疼痛感的話,一般沒啥大事,頂多是個炎性結節;如果要是在按壓后,感受不到疼痛的話,就要高度懷疑它是惡性的了。
也就是說,癌癥的結節,一般是無痛性的,按壓不會有疼痛感。
4)四尋:尋找結節的邊界。
秦朝滅亡以后,楚、漢爭霸,戰爭僵持4年不下,最終以楚河漢界平息戰爭,雙方平息戰火。
良性結節學習到了這個典故的道理,和周圍正常組織保持著清楚的界限。也就是說,如果結節的邊界很清楚,與周圍組織分界明顯,一般都是良性的;如果結節邊界不清楚,難以與周圍的正常組織的做出區分的話,那就是惡性的可能性比較大了。
②不能觸及的結節:比如,遇到上面的提到的患者出現的肺部磨玻璃樣結節,區分它的良、惡性,就要留心觀察它的生長速度了。
對于這種情況,我一般是建議每3個月進行一次復查,如果觀察了半年后,結節沒有長大,甚至是變小、消失的話,那就是良性的了,通常是炎癥導致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