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掛牌成立。作為國家級的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將面向全國招收學員,進行專業的腹腔鏡操作技能培訓,推動腹腔鏡技術規范、深入地開展,造福更多患者。
【基地軟硬件配備齊全,面向全國招收學員】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廈門大學首家附屬醫院、廈門大學第一臨床學院,長期承擔本科、碩士、博士等教學任務,同時,醫院還是國家住院醫師及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在教學、培訓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和深厚積淀。中國醫師協會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掛牌后,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學培訓體系更加完善。
醫院擁有專門的培訓場地,腹腔鏡培訓設備配置齊全,如3D腹腔鏡模擬器、VR模擬器等,可開展初中高級別的腹腔鏡專業培訓。基地主任和副主任分別由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蔡建春院長和吳國洋副院長擔任,基地擁有高水平師資隊伍及腹腔鏡培訓教材,設有專職管理人員,有明確的培訓目標和培訓體系。
基地主任、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胃腸外科學科帶頭人蔡建春教授介紹,21世紀以來,以腹腔鏡為代表的微創外科技術已日臻成熟,與傳統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瘢痕小,符合美學要求,術后康復更快更好,因此深受患者歡迎。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獲批國家級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將有助于提升廈門市乃至福建省腹腔鏡外科專業水平,推動區域內腹腔鏡外科培訓事業的發展,進一步與國際腹腔鏡外科技術水平接軌。
掛牌儀式結束后,舉行了首期腹腔鏡外科基地指導教師培訓班,培訓班上除了進行腹腔鏡理論應用及教學方法培訓外,還有腹腔鏡基礎技能操作訓練,如3D及VR腹腔鏡模擬器基本技能訓練等,通過考核后頒發證書。
【腔鏡技術實力過硬,國內先進省內領先】
此次獲批國家級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與中山醫院過硬的腔鏡外科技術和科研實力密不可分,是其微創外科綜合實力的體現,標志著該院腹腔鏡外科整體水平跨入國內先進行列。
近些年,中山醫院整合學科資源,著力打造 “大普外科(省臨床重點專科)”學科群,學科發展勢頭迅猛,不少技術國內先進、省內領先,填補了相關醫學領域空白,如胃腸腫瘤的腹腔鏡輔助自然腔道取標本根治術(LA-NOSE)、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腹腔鏡肝膽胰微創手術等在全國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中國醫師協會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成立后,將覆蓋胃腸外科、普通外科、肝膽胰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胸外科等多個臨床學科,“基地將根據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學院要求,制定標準化腹腔鏡手術規范標準,建立腹腔鏡手術質量控制體系,對全省乃至全國的內鏡醫師進行規范化培訓,引領腹腔鏡手術水平進一步提升。”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