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不是在殺癌,而是在殺人!”經歷了20次放療后,趙女士撐不住了。
去年,趙女士查出了肺癌伴頸部、縱膈淋巴結轉移,于是開始漫長的放療治療,一共25次。
放療進行到第19次,趙女士頸部被照射到的皮膚潰爛得厲害,而且已經開裂了,傷口十分猙獰,放療20次后,趙女士嘔吐嚴重,好幾天吃不下飯,把能吐的都吐了,整個人十分虛弱,走也走不動。
這次放療結束后,趙女士說什么都不肯放療了,無論醫生怎么勸導,趙女士都堅決要求出院回家。
結果出院后半年,趙女士的病情直轉而下,癌細胞很快就蔓延全身,在家癱睡五天后離世了。
趙女士的經歷讓人惋惜,其實放療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是對于癌癥患者來說,也是生存的重要治療手段。
70%的癌癥患者治療需要放療
傳統的癌癥治療無非是做手術,但對于早期癌癥患者而言,手術效果還是可觀的,而晚期患者手術效果并不佳,現實是許多癌癥患者往往一確診便是晚期,對于這些患者而言,手術治療顯得蒼白無力。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癌癥的治療手段也不斷多樣,除了傳統的手術治療,現如今,化療、放療等方式也成為癌癥治療的重要手段,其中,放療是眾多癌癥患者生存的“救命稻草”。
放療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通過放射線殺滅癌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以往,在為癌癥患者進行放療時,為了防止癌細胞有“漏網之魚”,需要擴大放療的范圍,這樣難免會使正常的組織受到損傷,而現在,放療技術已經進入“精、準、狠”的時代,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還能避免正常細胞受到“連累”。
實際上,放療的效果不輸于手術,而且有70%的癌癥患者都需要進行放療,可以說,放療在癌癥治療的地位堅不可摧。
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不認可放療,覺得放療并不能治療癌癥,反而會讓人更難受,事實果真如此嗎?
放療不是在殺人
河南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葛紅表示,放療在癌癥治療的不同時期作用不同,但均起著重要作用。
首先,放療在癌癥的早期治療中,效果或等同于手術。葛紅主任舉了肺癌治療的例子,她提到,肺癌在我國是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第一的癌癥,在早期治療中,主要是以手術為主,而對于不能手術的患者,我國采用了立體定向體部放療的方式進行治療,采用這種方式治療的局部控制率超過了90%,效果跟手術差不多,而且這種治療方式副作用小,患者接受完治療后當天就能回家,對于身體不適合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可以接受這種放療治療。
其次,放療還能拯救病入膏肓的晚期癌癥患者。葛紅主任依舊以肺癌患者為例,她指出,以往中晚期肺癌患者只能依靠藥物讓腫瘤縮小,而立體定向體部放療能夠消除多個微小病灶,達到“根治”的效果,而且手術不能反反復復進行,但這種放療卻可以操作多次,讓腫瘤細胞完全消失。
不過,盡管放療在癌癥治療上表現很優秀,仍有不少人害怕它的副作用。
放療存在副作用,但是可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放療存在很多副作用,其實,這些副作用都是可以控制的。
1、局部放射區域損傷
放療過程和結束之后難免會遇到放射部位的皮膚出現損傷的問題,比如脫皮、瘙癢等,但處理得好,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比如,出現皮膚瘙癢時,可以用滑石粉或0.2%的冰片淀粉涂抹于瘙癢部位,并保持干燥;如有脫皮問題,則可用氯地霜等外敷,加速皮膚組織修復。
2、脫發
放療之后出現脫發,是很多人對放療的最初印象,這是因為放療產生的高能射線穿透力強,對頭發的毛囊生長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脫發,不過,在放療治療結束之后,這些頭發還會重新長出來的。
3、惡心嘔吐
如果放療后出現惡心嘔吐也不用慌,這是腸胃功能紊亂引起的,可以通過多喝水、服用維生素等方式,緩解不適,飲食上注意清淡,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可以服用止吐藥物。
4、發燒
放療過程中可能引起組織損傷,或者是免疫功能減退、血象下降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發燒,如果溫度沒有超過38度,則不需服用退熱藥物,多喝水、注意休息即可讓體溫穩定,如果超過38度,可以用濕毛巾進行冷敷,服用阿司匹林等退熱藥物,或者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穩定體溫。
5、造血功能受損
放療還可能對造血系統造成影響,使患者出現外周血象下降的情況,此時應對患者的白細胞和血小板進行密切關注,并加強飲食管理,多吃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促進造血功能。
最前沿的放療技術——硼中子俘獲治療
近年來,抗癌技術又得到進一步發展,新一代的放療技術:硼中子俘獲治療法被成功研發,這種放療適合各種惡性原發性腦腫瘤、肝臟腫瘤、肺癌等多種晚期癌癥的治療,而且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和傳統的放療不同,硼中子俘獲治療精準度非常高,通過點滴注射含硼化合物和超熱中子射線照射結合,可以精準的只殺死癌細胞而不損傷周圍其他的正常人體組織。一般來說硼中子俘獲治療只需要照射一次,比起常常需要進行幾十次之多傳統放療,患者使用硼中子俘獲治療損傷小,恢復快,效率更高。
可喜的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加速器實驗裝置也研制成功,并且已經開啟了首輪的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如果順利的話,未來患者也可以在國內的醫院使用上先進的硼中子俘獲治療。
放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讓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看到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不再有人因為放療的痛苦而放棄治療,放棄生存的機會!#清風計劃##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70%以上的腫瘤患者需要放射治療》.桂平市人醫放化療科.2017-03-08
[2]《得了腫瘤只能做手術?關于肺癌,放療科醫生這樣說……》.健康時報.2020-11-30
[3]《喜訊!中國成功自主研發首臺BNCT(硼中子俘獲療法)!首輪試驗啟動》.環宇達康國際醫訊.2021-04-08
[4]《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應如何應對》.健康必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