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然而,吸煙這一行為帶來的,卻可能是數不清的疾病!5月31日是第34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承諾戒煙,共享無煙環境”。借此機會,小編請到專家詳細講解,吸煙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毀掉健康,戒煙又該怎么做?
吸進一口煙 全身都受傷
研究發現,煙齡超過10年,每天吸煙量超過20支的煙民,已處于深度吸煙中毒狀態:咽喉腫痛、胸悶胸痛、咳嗽咳痰、惡心、口臭……在與吸煙有關的死亡病例中,慢性肺部疾病占45%,肺癌占15%,食道癌、胃癌、肝癌、腦梗死、心臟病及肺結核共占40%。
圖片來自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吸煙是如何一步一步毀掉健康?
一支煙長度不足10厘米,重量不超過1克,但從點燃到燒盡,至少能產生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69種被確認為致癌物。當煙經過口腔、牙齒、喉嚨、氣管……這些有毒物質正在密謀著一起顛覆健康的和平演變。
圖片來自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傷心”
吸進身體的那口煙經由肺部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上百種毒素之一的一氧化碳便開始了與紅細胞爭奪氧氣的戰爭。氧氣的缺乏給心臟造成了壓力,導致心臟不得不加倍工作,才能保證足夠的氧氣供給。進入血液中的有毒外來物破壞了原有的平衡,無數健康的白細胞在這場人為的保衛戰中犧牲。
“傷肺”
X光片里“有陰影的肺部”拿到解剖鏡下很容易讓人想起經久未洗的抽油煙機。煙草中的毒素黏附在氣管壁和肺泡上,易導致慢性氣管炎、肺氣腫乃至肺癌。
“傷胃”
吸煙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煙草中的煙堿使幽門括約肌張力降低,膽汁易于返流,從而削弱胃、十二指腸粘膜的防御功能,促使慢性炎癥及潰瘍發生,并使原有潰瘍延遲愈合。
“傷腦”
煙草中的毒素會損害神經系統,讓大腦皮層萎縮,破壞大腦血管,使人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癥、腦中風、記憶力衰退等。
其他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阻礙皮膚中膠原蛋白形成,導致皮膚缺氧和水分丟失,從而加速皮膚松弛和皺紋出現。吸煙還可能令骨頭變得又松又脆,牙齒容易脫落,頭發也越來越少。
戒煙太難?可能是方法沒選對
關于戒煙的方法,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但其實,戒煙最需要的就是意志力了。意志力堅定的人戒煙的成功率往往大于意志力不堅定的人。
圖片來自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此外,一些戒煙的輔助方法也很有必要。
選用藥物 建議就診于戒煙門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藥物輔助戒煙。
分散注意力 日常可以吃一些低熱量的健康小零食,讓嘴巴經常動一動,減輕抽煙的欲望。煙癮犯了時,不妨用吸管小口地喝水,來模仿吸煙的動作,可以有效緩解煙癮發作時的焦慮。
遠離吸煙環境 保持口腔的清新,遠離吸煙區。如果身邊有人吸煙,聞見煙味,會加重煙癮。
供稿:腫瘤內科二病區/張媛慧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