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早期使用,逆轉頹勢:前列腺癌一線治療效果欠佳,加入地舒單抗迅速緩解骨痛,做到長期獲益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地舒單抗對前列腺癌骨轉移灶治療迅速起效,用藥安全有效!

    病例簡介

    一般情況:初診出現骨痛

    一男性患者,69歲,因“排尿滴瀝半年”就診,自訴排尿滴瀝半年,近2月來出現脊柱及左側骨盆區骨痛,逐漸加重。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無特殊。

    專科查體:肛門指診前列腺體積輕度增大,表面結節感,質硬,邊緣清楚,中央溝消失。

    疼痛評估:NRS(疼痛數字評分法)評分4分。

    輔助檢查:發現前列腺癌、伴多發骨病灶

    治療前堿性磷酸酶:75 IU/L。

    放免DPC(同位素)檢驗報告(2020年7月22日):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為1224ng/mL。

    胸部CT:兩肺紋理增多,走向自然,左肺尖小結節,左肺下葉背段胸膜下、左肺下舌段小結節,約3mm;胸椎多發成骨灶。

    前列腺MRI:前列腺移行帶增生,T2W1信號不均,呈混雜信號,局部見增生結節;外周帶輕度受壓萎縮,信號不均勻,左外周帶見片狀低信號,直徑27mm,ADC呈低信號,增強后病灶早期強化,考慮癌可能。

    精囊結構信號可,未見明顯異常強化灶。所見盆壁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所見骨盆諸骨信號可。前列腺PI-RADS評分5級。

    前列腺穿刺病理(2020年7月27日) :(前列腺右側周緣區外側)穿刺活檢組織免疫酶標記結果:腫瘤細胞P63(-),NKX3.1(+),P504S(+);(前列腺右側移行區)穿刺活檢組織免疫酶標記結果:局灶腺泡P63(-), P504S(+);

    (前列腺右側周緣區外側、中部、旁正中、左側周緣區外側、中部、旁正中、左側移行區)穿刺活檢:前列腺癌,Gleason評分9分(4+5),伴神經周圍癌浸潤;

    (前列腺右側移行區)穿刺活檢:前列腺局灶非典型性小腺泡增生性病變(ASAP)。

    全身骨顯像(2020年8月6日):全身骨骼顯像清晰,脊柱多發,雙側多發肋骨、左側髂骨、右側恥骨見放射性濃集灶,余骨未見異常放射性分布增高(熱區)或減低(冷區)表現。

    腎臟、膀胱等處放射性為顯像劑排泄所致。

    圖1 患者骨轉移影像學診斷結果

    初步診斷: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多發骨轉移。

    治療經過

    撥云見日——一線治療時骨痛明顯,加入地舒單抗后迅速緩解

    2020年8月至2020年9月,予患者戈舍瑞林+阿比特龍+潑尼松方案一線治療,患者訴伴隨輕度骨痛,疼痛評分2分。

    遂根據以上情況在二線治療方案中加入地舒單抗,2020年10月至今予戈舍瑞林+阿比特龍+潑尼松+地舒單抗方案治療,患者接受治療后一個月內骨痛即消失,治療六個月后PSA下降至0.2ng/ml以下,且患者未訴明顯不適。

    圖2 患者治療過程中PSA水平變化

    復查全身骨顯像(2021年4月6日)見:全身多發骨代謝異常,結合病史,考慮為多發性骨轉移瘤表現,較2020年8月6日全身骨顯像結果,骨代謝活性明顯降低,提示地舒單抗有效靶向骨轉移病灶,控制患者相關癥狀。

    圖3 地舒單抗治療6個月后復查患者骨轉移情況

    病例總結和思考

    本例患者確診時已處于mHSPC階段,因此一線治療方案為目前最新的標準方案,即藥物去勢加新型內分泌藥物治療;基于患者報告骨痛癥狀明顯,且骨掃描明確提示轉移灶,為減輕癥狀并降低骨相關事件風險,在二線治療中調整用藥,在原治療方案基礎上加入地舒單抗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使用地舒單抗治療一月內患者骨痛即消失,六個月后患者PSA下降至0.2ng/ml以下,且骨掃描顯示骨轉移病灶代謝明顯降低。

    地舒單抗總體治療效果好,且患者未報告副作用,符合此前兩項臨床III期研究中,用于晚期伴骨轉移前列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1-2],達到治療團隊預期的目標,且用藥安全、方便。

    病例提供醫生

    曹乃龍 醫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醫學博士,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主持上海市科技創新楊帆計劃項目1項、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創新基金項目1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篇。

    專家點評

    骨骼是晚期腫瘤最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乳腺癌、前列腺癌、非小細胞肺癌等常見癌癥均易發生骨轉移,導致患者出現病理性骨折,骨手術和/或骨放療、脊髓壓迫等骨相關事件(SREs),從而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和生活質量[3]

    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少癌細胞骨轉移引起的骨破壞,是減少并延遲晚期腫瘤患者SREs發生的關鍵,作為核因子κB受體活化因子配體(RANKL)的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地舒單抗可通過干擾RANK/RANKL的結合實現這一治療目標,作用機制與原有的雙膦酸鹽類藥物不同,在多項隨機對照III期研究中,體現了較唑來膦酸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4]

    其中,對于前列腺癌患者,一項研究納入了1904例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對比地舒單抗與唑來膦酸對這類骨轉移患者的SREs預防作用。結果顯示,地舒單抗組出現SREs的中位時間位20.7個月,顯著優于唑來膦酸組(17.1個月),HR值為0.82(P=0.008)[5]

    圖4 研究數據

    地舒單抗于2020年在國內上市并納入了國家醫保目錄,基于藥物可及性佳、療效可觀,2021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前列腺癌診療指南的更新中,將地舒單抗用于去勢抵抗性轉移性前列腺癌(mCRPC)預防骨相關事件的推薦級別由II類提升至I類,成為國內患者預防SREs的治療優選方案。

    本例患者在治療方案加入地舒單抗后,骨痛癥狀迅速緩解,骨轉移灶代謝明顯下降,PSA水平也降至0.2ng/ml以下,體現了地舒單抗對骨轉移和骨痛的良好療效,后續隨訪應會體現地舒單抗延長無骨轉移生存期、延緩骨相關事件的療效。

    點評專家簡介

    谷寶軍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日本信州大學博士,美國Duke大學博士后

    入選上海市科技“啟明星”;“啟明星”追蹤計劃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四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及教育部科研項目五項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專著一部

    作為第一完成人獲上海市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一項

    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擔任THE JOURNAL OF UROLOGY等多個SCI雜志審稿專家

    參考文獻:

    [1]Fizazi K, CarducciM, Smith M, et al. Denosumab versus zoledronic acid for treatment of bonemetastases in men with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 randomised,double-blind study[J]. The Lancet, 2011, 377(9768): 813-822.

    [2]Smith M R, Saad F,Coleman R, et al. Denosumab and bone-metastasis-free survival in men with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results of a phase 3, 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The Lancet, 2012, 379(9810): 39-46.

    [3]Weinfurt K P, LiY, Castel L D, et al. The significance of skeletal-related events for the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J].Annals of Oncology, 2005, 16(4): 579-584.

    [4]Lipton A, FizaziK, Stopeck A T, et al. Superiority of denosumab to zoledronic acid forprevention of skeletal-related events: a combined analysis of 3 pivotal,randomised, phase 3 trials[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12, 48(16):3082-3092.

    [5]Fizazi K, CarducciM, Smith M,et al. Denosumab versus zoledronic acid for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in men with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study.Lancet. 2011;377(9768):813‐822. doi:10.1016/S0140-6736(10)62344-6.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