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可分為幼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其中,人的身體狀態會在壯年時期達到巔峰。但是,也有不少人在壯年患上了癌癥,在人生的黃金期失去了健康。
柳葉刀早就有研究指出,癌癥的發病正在不斷地年輕化,全球每年有將近一百萬青壯年患癌。年輕力壯,為什么他們也會得上癌癥?
為了搜尋這一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從一些壯年患癌的案例中得到反思。
一、 姚貝娜:患癌后才明白,愛生氣和小心眼害了我
2011年《甄嬛傳》火遍大江南北,劇中的片頭曲《紅顏劫》也深受觀眾喜愛。不幸的是,《紅顏劫》的演唱者——姚貝娜,同年被確診為乳腺癌患者。
查出患癌后,姚貝娜積極配合治療,接受了乳房切除手術和整形再造手術。手術進行了8個小時,姚貝娜才被推出手術室。經過化療,她的身體逐漸恢復健康。
然而,2014年末,姚貝娜癌癥復發,再次入院治療。經過檢查發現,她的癌細胞不但轉移到肺部,還轉移到了大腦,病情十分嚴重。2015年1月16日,姚貝娜沒能和癌癥搏斗成功,在醫院病逝,年僅33歲。
(圖源:健康時報)
2014年,姚貝娜癌癥復發之前,曾在一檔節目中提到自己日常的心理精神狀態不是很好。她表示,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覺得不開心,然后會跟自己較勁,生自己的氣,比較小心眼。
另外,她有很長一段時間感到十分抑郁。那段時間,她組建過樂隊,也經常把自己關在家里編曲寫東西,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患癌以后,姚貝娜對自己的狀態進行了反思,認為自己不能這樣下去,學著用積極開朗的態度面對生活,也很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但是最終還是遺憾離世。
我們無法得知姚貝娜的患癌原因,但是也可能和她的性格有一些關系。內蒙古中醫醫院乳腺科主任耿剛醫生提醒,愛生氣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而在乳腺癌中不少人具有“癌癥性格”。
“癌癥性格”指的是性格內向、好生悶氣;急躁易怒、忍耐力差;脾氣古怪、性格孤僻;多疑善慮、壓抑不舒;沉默寡言、對事物態度冷淡。這樣的性格是乳腺癌的一個危險因素,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
二、 虞婷:患癌后才明白,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和姚貝娜一樣,前央視主持人——虞婷,也是乳腺癌患者。
2013年12月13日,虞婷經過檢查,確診了乳腺癌。隨后,她進行了8個月的化療。化療十分痛苦,她時常感到生不如死。但是,也是這份痛苦,讓虞婷明白活著的意義。
從小到大,虞婷就是爭強好勝的性子,不甘心在小城市工作,不甘心被人瞧不起。作為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虞婷被分配到中央臺,壓力非常大。
那時候,為了搶機房,虞婷每天天沒亮眼睛都沒睜開就得去擠地鐵,花一個半小時才到臺里。而晚上趕最晚一趟車回到學校的時候,已經將近凌晨兩點。沒車的時候,她就直接睡機房。
圖源網絡
但虞婷沒有放棄拼命努力。在她看來,社會衡量成功的標準就是金錢和地位,而女性在這樣的標準之下不但要結婚生子,還要養家糊口。她要拼,這樣才能買得起房子,看得起病。
有一次,為了趕制一個春節特別節目,虞婷幾乎7天沒合眼。做完節目后,她便發燒了,高燒,燒得滿嘴水泡。
虞婷表示,巨大的壓力和爭強好勝的性格或許是自己患癌的誘因,其實給自己那么大壓力是不好的。可是在這個攀比的年代,還有很多人在過著那樣的生活。
那么,壓力真的會導致患癌嗎?為什么呢?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一項實驗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給小鼠施加不同壓力,記錄并分析其免疫細胞的變化。結果發現,壓力增加時,小鼠的免疫細胞無法發揮有效作用,即免疫系統受到了抑制。
由此可見,人們承受巨大壓力時,會使自身的免疫系統受到抑制,從而大幅度提高癌癥發病率。
現實生活中,壓力無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學會舒緩壓力,釋放情緒,這樣更有利于自身健康。
三、 李開復:患上淋巴瘤后,我改變了睡眠習慣
也是2013年,52歲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患上第四期淋巴癌。確診后,李開復被迫放下熱愛的工作,接受治療。和淋巴癌搏斗了兩年后,2015年6月,李開復告訴大家,自己最近兩次檢查都沒有發現腫瘤,已經完全康復了。
2016年5月,他在微博發了一篇感悟,一改從前強調“少睡一小時,人生多活1/24”的態度,反復提醒大家:睡眠比什么都重要,睡眠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以前,李開復很不注重睡眠。大學的時候,他每次都在考試前夕灌咖啡,經常連續兩個晚上不睡覺,還和同學比賽不睡覺。進入職場后,李開復平均每天只睡5個小時。
圖源網絡
可是,患癌后,李開復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開始改變自己的睡眠習慣。他每天十點上床就寢,最遲不會超過十一點,睡前堅決不看微信。
一覺睡到自然醒,大約五點半到六點半起床,中午再舒服地睡上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午覺。這樣一來,自己一整天都會精神飽滿,頭腦清醒,身體免疫力也會增強。
目前睡眠不足和癌癥的發生還沒有直接的證據,但是睡眠不足會讓人難以集中注意力,產生煩躁情緒,會減弱免疫系統的功能。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是由白細胞負責,白細胞根據功能可分為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等等。
如果睡眠不足,或者有睡眠障礙,無論有無感染癥狀,B淋巴細胞和輔助性T細胞的數量都會增加。這時候,各種細胞因子的分泌量也會增加,免疫系統就會處于高度防疫狀態。
當免疫系統長期處于這樣的高度防御狀態時,免疫系統不但難以在細菌和病毒入侵時發揮真正功效,也無法及時有效處理體內的變異細胞。如此一來,人就很容易患上疾病,癌癥發病率也不斷提高。
四、腫瘤張醫生:每天喝2000毫升白開水,真不是害你
現實生活中,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可能患癌,包括醫生。某三甲醫院腫瘤內科張醫生,每天和腫瘤轉折打交道,不料自己患上了膀胱癌。
張醫生工作了十幾年,平時工作非常忙。而且,上夜班的時候,張醫生經常熬夜,而水杯在辦公室里,根本沒時間去喝,實在覺得渴了才喝一瓶礦泉水或者一瓶飲料。時間一長,張醫生漸漸養成了少喝水、憋尿的習慣。
確診后,張醫生仔細回想了一下,自己之所以得膀胱癌,和自己經常憋尿脫不了干系,并發文感慨:“每天喝2000毫升白開水,真不是害你”
膀胱是貯存尿的器官,而尿液中含有大量人體新陳代謝的廢物和毒素。武警總醫院病理科主任紀小龍表示,如果長時間憋尿,尿中的有害物質會刺激膀胱,會損害膀胱健康,導致有一定的患癌。
大家在有尿意的時候,應該盡快排泄出來,而且多喝水也能稀釋尿液,沖刷尿道,清潔膀胱。
一般來說,人體的最低需水量是1500ml,而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的水量為30×體重(kg)。例如:一位體重60公斤的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需水量為60×30 = 1800ml。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自覺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總而言之,大家平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適當鍛煉,保持心情愉快,不要仗著自己身強體不注意,等到生病了才后悔。
生病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特別是患癌,如果能在疾病開始之前進行預防和阻止,不但可以為自己節省時間和金錢,還能避免痛苦!#健康明星計劃##謠零零計劃##腫瘤科普排位賽#
參考資料:
[1]《他們患癌后躺在病床上才明白,這樣的生活要不得!》.健康時報.2019年1月27日
[2]《實錘!壓力大不僅會導致失眠,還會抑制免疫、促進癌癥發展!<Science>子刊最新研究》.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20年10月20日
[3]《醫生們患癌后的反思,值得每個人認真看!字字誅心!》.健康時報.2018年6月10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