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腦瘤之一,也是當之無愧的最致命的癌癥之一。平均生存期僅1年,五年生存率不足5%。對于這種腫瘤,目前沒有任何治愈方法,治療很困難,主要是因為以下五個原因。
進展速度極快
膠質瘤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大部分常見癌癥。在一項研究中,未經治療的膠質母細胞瘤的生長率為每天1.4%,等效倍增時間為49.6天。相比之下,乳腺癌的平均倍增時間至少為50至200天。
早期擴散
和其他癌癥形成腫塊不同,膠質瘤在早期就會沿大腦中的白質蔓延,因此很難確定腫瘤實際擴散的程度,這意味著要想完全切除幾乎是不可能的。
異質性強
近兩年,各類癌癥的靶向治療取得重大進展,因為大部分癌癥生長通常受一種或一組特定基因突變的“驅動”而發生。而膠質瘤的生長通常是由癌細胞中的多種異常基因驅動的,因此只阻斷一個途徑,腫瘤會通過其他途徑繼續生長。
不一致性
即便在同一位患者膠質母細胞瘤中也存在高度的不一致性,這意味著原發腫瘤的基因突變可能與復發時的突變基因完全不同,腫瘤不斷發展出新的突變,因此不斷出現對治療的抵抗,初始治療方案和復發治療方式可能完全不同。
血腦屏障
血-腦屏障是防止細菌病毒入侵大腦的有效屏障,但同時也會使許多治療藥物難以或不可能到達大腦。因此,近三十年來沒有一款新藥獲批,唯一可用的腦瘤藥物就是替莫唑胺。
更為不幸的是,膠質瘤的復發幾率高達100%,一旦復發,治療的選擇非常有限,并且治療效果也并不理想。
十年巨變!腦膠質瘤的重要臨床進展及術后注意事項
近十年,腦膠質瘤的治療在靶向治療,免疫治療(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2.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3.治療性疫苗;4.溶瘤病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在給病友們來了全新的生存希望。
2021年6月4日,全球腫瘤醫生網聯合無癌家園,特別邀請國內知名腦瘤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王裕教授為病友們深度解讀腦膠質瘤的重要臨床進展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并在線解答病友們的提問,希望給腦瘤患者帶來更多延長生存期的希望。
直播流程
- 腦膠質瘤的基礎認識
- 腦膠質瘤的主要治療手段
- 腦膠質瘤的國際臨床進展及展望
- 腦膠質瘤的術后注意事項
- 在線答疑
直播時間
2021年6月4日(周五) 19:30-
適合患者
腦膠質瘤患者及家屬可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進行申請。
主講嘉賓介紹
王裕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
擅 長
擅長于影像引導下綜合應用立體定向技術、神經導航技術、神外機器人輔助技術進行顱內病變精準切除
臨床方向
腦膠質瘤、腦轉移瘤等顱內惡性腫瘤的多模態影像引導的精確神經外科手術切除,以及放、化療、靶向治療及免疫、生物治療在內的綜合治療
學會任職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醫師協會腦膠質瘤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腦膠質瘤專委會分子診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膠質瘤協作組成員
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腦轉移瘤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轉化醫學學組委員
北京抗癌協會神經腫瘤青委會委員
世界華人醫師協會智慧醫療委員會委員
精彩內容搶先看!樹突細胞疫苗在腦膠質瘤中的臨床進展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發展不斷成熟,其中樹突狀細胞疫苗在免疫治療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作為針對各種腫瘤的有希望的免疫治療方法,在膠質母細胞瘤及其他高級別膠質瘤的治療中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項刊登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國際知名雜志中關于樹突狀細胞疫苗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誘導全身和顱內T細胞應答的相關研究。
12名受試者中,兩個長期(≥4年)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幸存者的總生存期為6個月的占100%,1年為75%,2年為50%;中位總生存期為23.4個月。
其中有一名患者在完成肽脈沖樹突狀細胞疫苗接種后2個月且進行任何其他輔助治療之后,磁共振成像(MRI)顯示殘留的腫瘤幾乎完全消退。有趣的是,經過近5年的隨訪,她目前還活著,沒有臨床或MRI證據表明腫瘤復發。
患者5的腦部MRI掃描圖
A:在樹突狀細胞注射之前
B:完成肽脈沖樹突狀細胞疫苗系列的2個月后
(箭頭所指區域在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后消失)
樹突狀細胞疫苗實際上早已在動物實驗和早期的臨床試驗中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其中腦瘤、腎癌、黑色素瘤的樹突細胞疫苗研發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
想了解膠質瘤的最新進展嗎?想了解新型樹突細胞疫苗療法是如何解救腦瘤患者的嗎?快報名觀看6月4日的直播吧,還能在線向王教授提問,機會難得!
提醒
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包括cart細胞,樹突細胞疫苗,NK細胞,TILs細胞,TCR t細胞治療,癌癥疫苗等技術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獲準在醫院正式使用。國內患者可以參加正規臨床試驗,在醫生的監管下使用,不推薦患者貿然嘗試任何醫療機構和研發機構的收費治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