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20年初,世衛組織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一組數據嗎?乳腺癌占新發癌癥病例的 11.7%,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很多患者對這個數據沒有太深的體會,但其實在門診中,三四十歲患上乳腺癌的女性越來越多,女性的頭號殺手正撲面而來。
劉女士是一位來自山東的乳腺癌患者,年齡才32歲,看上去身材高挑、氣質較佳、皮膚白皙、面色姣好,人也健談,單從外表上看,很難讓人將乳腺癌跟她聯系到一起,更讓人想不到這位患者乳房做了全切,戴的義乳。
這次,劉女士是復診,坐了一夜火車臥鋪。第一次來看診時,剛做完化療,身體虛弱、臉色慘白,家人陪著,來回一趟車費就干了四千多。
自述才喝了一個月的中藥,氣血運作開了,臉色紅撲撲的,一點不像生過重病的人,同事看了都說比上班的人氣色都好。自己都沒想到中藥這么管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有這么大的改善!
由于誤診成纖維瘤,她喪失早期治療機會
談到患病經歷時,劉女士說,去年2月份剛發現時醫生說是纖維瘤,勸說沒事,觀察觀察,回家吧。6月份復查,醫生還說是纖維瘤,仍跟上次一樣說讓她回家觀察。
11月份鑒定成乳腺癌,邊界不清晰有侵襲,做手術切掉了患側乳房,因為擔心復發轉移,緊接著做了四次化療,身體變得虛弱不堪,臉色慘白,心慌氣短,出虛汗,10分鐘的路都走不了。
看過心理診所也改不了情緒,一點小事翻來覆去想啊想
在談到患病原因時,劉女士認為與自己的性格不無關系:愛急躁,心里有火,別人說個很小的事自己感覺不對了就起火,很長時間下不去。
看過心理診所,也改變不了情緒,加上在醫院熬夜上夜班是家常便飯,心里愛想事,有一點小事晚上睡不著,翻來覆去想啊想,造成內分泌紊亂,抵抗力差,癌癥趁虛而入。
壓力因素、情緒因素是導致乳腺癌高發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女性精神長期處于緊張、壓抑、煩躁、抑郁的狀態,會影響到人的神經系統,時間一長就會導致女性的內分泌紊亂,孕酮量變少,雌性激素增高,使得誘發乳腺癌。
若是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比如經常食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長期熬夜、長期接觸電離輻射、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等,更容易發現乳腺病變。
劉女士介紹自己所在醫院的科室就有三位女同事30多歲查出了癌癥,聽著讓人唏噓不已。
乳腺癌早期有什么癥狀,女性該如何防范乳腺癌
女性每天定期照著鏡子或自己摸一下,發現有沒有一些增生。如果你摸得這個腫塊質地稍微硬一點,組織有點粘連不能動彈,一定要高度的警惕。
還有乳頭溢液、乳腺皮膚出現橘皮樣改變一定要檢查,肯定是乳腺癌早期發病的一個體征。定期做體檢是發現早期乳腺癌的一個重要手段。
建議:
* 40~45歲女性每年一次乳腺鉬靶檢查,致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聯合檢查;
* 45~69歲每1~2年進行一次乳腺鉬靶檢查,致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聯合檢查;
* 70歲以上每2年一次乳腺鉬靶檢查。
通過精密篩查早期發現亞健康狀態和潛在的疾病,并及早進行調整和治療,對提高療效、縮短治療時間、減少醫療費用,提高生命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