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手術和放化療結束后,很多患者就進入漫長的康復期,康復期對于腫瘤患者延長生存期來說至關重要,決定著患者以后的命運。那么,癌癥患者在康復期應該怎么做呢?
癌癥病人想要提高五年生存率,就要重視腫瘤康復期,不要覺得手術切除后就萬事大吉。畢竟,手術、放化療很難完全清除癌細胞,還是有復發、轉移的可能。
所以,在治療后的5年內,如果患者抵抗力太差,癌癥體質未改變,再度復發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經過治療后,患者要對自己的身體多加調理和康復治療,使機體處于良好的抗病狀態。
那么,該怎樣做呢?首先,要改變之前不良的生活習慣。癌癥在治療后雖然暫時將病情控制住了,但如果患者因此而放松警惕,不注意改變生活習慣的話,很容易使癌癥再次復發。
因此,癌癥患者在治療后要注意生活習慣的改變,不要熬夜、過度勞累、抽煙喝酒等。
還要注意營養支持。部分腫瘤治療因引起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味覺和嗅覺的改變、惡病質的發生;咽喉部腫瘤和食管癌可引起吞咽困難和疼痛;胃癌和腸癌可導致消化道出血或梗阻,影響營養的攝入。
加之腫瘤患者處于高代謝狀態,更容易導致營養不良。腫瘤是異常增生的新生細胞群,代謝十分旺盛,具有無限增殖能力。為了滿足腫瘤細胞快速生長的要求,機體表現為蛋白質、核酸、脂類合成增加,分解代謝減少,導致平衡被打破。
腫瘤患者康復期飲食的原則上還是要以恢復營養狀況為主,恢復體質,恢復在治療過程中所丟失的那些體力。所以說這個時候的營養治療還是要多吃高能量、高蛋白飲食。
同時,一定要定期去醫院進行復診。在治療后癌癥患者應該定期根據癌癥擴散規律和癥狀進行復診,這樣即使癌癥復發也能在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定期復診是提高癌癥患者生存率非常關鍵的一點。
很多癌癥患者病情惡化,生存期縮短,并非因為癌癥本身,而是由于康復期的治療沒有跟上。中醫藥參與癌癥康復期治療的特點和優勢在于用辨證論治,殺滅癌細胞,改善癥狀,提高生存質量,防復發轉移,實現長期生存。
中醫治療從患者全身的實際情況考慮,而不是僅局限在惡性腫瘤病灶本身。中醫用藥更注重顧全整體及患者的臟腑、氣血、津液、經脈等諸多方面的平衡,并且強調治病求本。
康復期及早進行中醫藥治療,能有效強化身體機能,抵抗病癥的侵襲,修復手術、放化療帶來的損傷,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中藥可有效緩解因癌癥引起的許多癥狀,如疼痛、厭食、咳喘、出血、腹瀉、便秘、麻木、失眠等等,可以通過提高食欲,延長睡眠時間等途徑減少惡液質的發生。
中醫藥強調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要改變身體里癌細胞生存和發展的土壤,這樣才能有效防止腫瘤復發和轉移。中醫藥治療的核心理念就是辨證論治和整體觀,重視機體內臟腑、氣血、陰陽的平衡,這對于疾病的康復至關重要。
特別在癌癥康復階段,中醫康復治療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醫“既病防變”和“治未病”的“整體恒動”原則,為結束常規治療的癌癥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康復治療途徑。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