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打死都不做腸鏡了!”這是小周第一次做腸鏡最大的感受。
小周的母親因為結腸癌去世了,最近他有些腹痛,非常擔心是腸癌,于是到醫院預約了腸鏡檢查。檢查還沒開始就吃了瀉藥,拉到虛脫,最終排出來的大便都成了黃色的糞水。沒辦法,醫生說沒拉干凈不能做腸鏡。
沒想到,開始檢查更加難受。醫生把一根軟管從肛門捅進了小周的身體,小周躺在床上感受著腸鏡在腸道里蠕動,一邊忍受著光屁股的羞恥,一邊還要忍受時不時的痛感,真是欲哭無淚。
整個過程持續了十幾分鐘,還好最后醫生說檢查沒啥大事,小周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不過處于這次經歷,小周產生了心理陰影:“腸鏡太可怕了,下次我不做了!”
“別看做腸鏡雖然難受,但是作用非常大。”醫生對小周勸說道,而且小周還有腸癌家族史,沒有必要拒絕腸鏡檢查。
一、人人都怕的腸鏡有多重要?
所謂腸鏡檢查,就是將一根頭部帶有攝像頭的軟管由肛門插入,以達到查看大腸情況的目的。另外,腸鏡用的軟管還裝備有器械裝置,能夠在大腸取樣,實現簡單的病變體切除等操作。
眾所周知,腸鏡是檢查腸癌最準確且最直觀的方法,可以滿足身體所有結、直腸區域的檢查需要。做一次腸鏡,可使17年內腸癌的風險降低30%左右。
腸鏡不僅檢查快、無危害,還能幫助清理腸胃、改善消化,甚至對腸道術后并發癥的減少都極為有效。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系列腸癌篩查中最為準確的。
二、做腸鏡,到底有多痛苦?
首先,腸鏡的疼痛感主要來自肛門和腹部兩個部位。腸鏡軟管由肛門伸至闌尾會經過四處拐彎,軟管因此會在肛門進行抽插、旋轉,即使涂抹潤滑劑,也難免輕微的摩擦感。
其次,為了使腸鏡軟管移動順利,向肚子里打氣是不可避免的。這時,身體就會感受到腹脹及牽拉感,其感覺類似持續憋屁。
特別地,有些患者因身體“憋屁”能力較差,還可能會出現腸痙攣,表現為劇烈腹痛。其實,腸鏡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可以忍受的,隱私也會受到保護,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錯過檢查機會。
三、擔心腸癌又不想做腸鏡怎么辦?幾個選擇來幫你
每個人耐受能力都不同,如果實在不想做腸鏡,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的檢查,但是效果沒有腸鏡那么好。
1、血液生化指標檢測
原理:檢測血液是否含有癌細胞分泌或脫落的蛋白或結直腸癌病人產生的相應抗體;
優點:簡便、易儲存;
缺點:靈敏度不足。
2、血液DNA檢測
原理:通過血漿 DNA 突變檢測結直腸癌;
優點:簡便、易存儲、靈敏度高;
缺點:需要多種標志物以確保敏感度。
3、血液RNA檢測
原理:通過檢測mRNA標志物基因判斷是否發生病變;
優點:簡便;
缺點:RNA易降解,且炎性腸病及非結直腸癌類癌癥易顯假陽性。
4、糞便生化指標檢測
原理:利用愈創木脂檢測血紅蛋白中血紅素含量,從而判斷糞便中是否存在潛血這一直腸癌征兆;
優點:簡便、成本低;
缺點:對于不出血的息肉敏感度低,可能要多次采樣。
5、糞便DNA檢測
原理:收集糞便中腸道脫落細胞的DNA和腫瘤來源的 DNA,并檢測其是否異常;
優點:靈敏度高、方便、易于保存運輸;
缺點:需要多個標志物以獲得最佳敏感度。
6、糞便RNA檢測
原理:檢查體內是否存在帶有癌癥特異性標志物的mRNA;
優點:簡便、靈敏度高;
缺點:mRNA極易在糞便環境中被降解,難以采樣。
四、中國專家成功研發腸癌診斷新技術,無創不痛苦
5月24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朱立新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布了重磅研究,他們通過長期研究,得到了具有強大的結直腸癌精準早篩潛力的癌癥菌種標志物。
做到了只要將人體糞便微生物的數據與研究發現的菌種模型進行比對,就能實現結直腸癌真正早篩。不用做腸鏡,用糞便來檢查。
此前,醫學界常用的液態活檢技術對于早期結直腸癌,特別是結腸腺瘤的靈敏度仍然較差,但朱教授團隊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痛點。并且此模型僅僅用到細菌該單一類型標記物,在臨床推廣上具有極大的優勢。
腸鏡最為目前檢測腸癌最有效的手段,應當得到大眾的正視。其疼痛程度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可以忍受的,沒有必要因為害怕而錯過腸癌早診。
另外,當前的醫學發展昌明,腸癌檢測手段多樣,我們可以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合理選擇。#健康熱力計劃##謠零零計劃##腫瘤科普排位賽#
參考資料:
[1]《早期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實驗診斷技術中國專家共識》.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21年5月
[2]《大腸癌篩查腸鏡檢查順應性及影響因素研究》.腫瘤治療與預防.2018年10月
[3]《Identification of microbial markers across populations in early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Nat Commun.2020年9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