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上長了多個腫瘤,醫院不敢開刀
49歲的朱先生是來自深圳的一名肝癌患者,五年前他曾跨越了一次鬼門關,在所有治療手段失效的時候,腫瘤中醫以蚯蚓為主組成了一個抗癌方,半年的時間他竟活了下來。
2015年2月,他發現自己的臉上長了兩個紅斑,紅斑的形狀像蜘蛛一樣,不疼不癢。后來他逐漸出現右腹疼痛,吃得少,卻很容易腹脹,短短一個月消瘦十斤。
他在深圳某醫院做了CT等檢查,發現肝右葉、肝左葉長了多個腫物。檢查AFP竟高達3900ng/ml!醫院診為原發性肝癌,Ⅱ期。
因為肝上的腫瘤較多,AFP值急劇高升,醫生擔心肝破裂,不敢輕易做手術、介入等,一直服藥做保守治療。但是保守的效果并不好,他日漸枯瘦,兩個臉頰枯如骷髏,面若蒙塵。
因為癌痛,他吃得少、睡不好。身體一天天頹敗,腫瘤卻還是控制不住。
醫生為他查體時,發現他的肝臟增大至正常人肝臟的三倍,整個腹部摸上去堅硬無比。
蟲藥深入體內吸收,腫瘤液化壞死
為了救命,家屬送他前往北京求醫。6月時,正值天氣炎熱,他們趕到北京某腫瘤中醫醫院,一進到門診大樓,擠滿了密密麻麻的腫瘤患者和家屬。
大夫觀察到他的有明顯的肝掌和蜘蛛痣,這是肝臟功能嚴重受損的表現。此外,又在他的舌底發現絳紫暗淤,說明體內淤血較重,因此他腹痛劇烈、服藥效果不好。
為他接診的大夫是李從煌先生,曾救治過許多肝癌晚期患者的性命。但是像他這樣AFP高達4000的,實屬少見。
為了疏肝化瘀,李從煌先生選了地龍、蜈蚣、土鱉蟲等蟲藥,以及徐長卿、仙鶴草、半枝蓮、七葉一枝花等藥材共同清熱解毒、祛瘀抗癌。另外給他開了蓮花片,以及食療方:冬春夏草燉鴨。服藥期間,每天早晨用西洋參煎水服下。
他帶藥回到深圳治療,由于和北京相隔較遠,半年后他才來復診。來時,他的各個癥狀明顯好轉,精神氣色和之前不一樣。于是繼續服藥。
2016年4月,他在深圳復查,發現肝右葉病灶縮小,肝左葉病灶液化壞死,AFP下降至1300ng/ml,體重增加6kg。李從煌大夫調整藥方,改用四君子湯等加減藥材,合用蓮花片。8月份復查時,肝臟未見病灶,且AFP轉陰性。
至今隨訪,他仍然健康,身體沒有不適,亦沒有復發轉移。每年春秋兩季定期服些抗癌草藥,預防癌癥,保保平安。
蚯蚓資源豐富,可抗癌可治驚風
蚯蚓,俗稱地龍,種類繁多,資源豐富。蚯蚓作為藥物使用,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當今科學研究,地龍有著很強的抗癌活性,可增高白細胞,調節免疫功能。因此蚯蚓用藥不僅可以抑制腫瘤細胞,也可以增強患者免疫力、抗腫瘤能力,對于肺癌、肝癌等效果較好。
地龍還有多種功效,比如:熄風止痙,兼能清熱,故可用于壯熱、驚風、手足抽搐之證,多與鉤藤、僵蠶等同用。亦可用于癲癇。有清肺熱平喘之功,用于肺熱喘咳,可研末單用;或配伍石膏、杏仁、麻黃等。
有通利經絡作用,性寒能清熱,故擅治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可與桑枝,忍冬藤、絡石藤等同用。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屈伸不利、則應與川烏、天南星、乳香等同用,如小活絡丹。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