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科普中,我們經常說癌癥是種老年病。從一個基因突變長成一個惡性腫瘤往往需要5-10年,甚至更漫長的時間,因此癌癥早篩、防微杜漸至關重要。
息肉—腸癌發展歷程
“那三歲小孩得白血病的,該如何解釋呢?”這不是杠精提問,而是一個常被疏忽的大問題。
——3歲兒童得白血病并非個例,在《國家兒童腫瘤監測年報2020》中顯示,我國兒童腫瘤發病率,3歲年齡組所占比例最高,為10.04%。其中白血病占兒童腫瘤發病率的57.21%。
這主要是因為未成年的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高峰期,造血干細胞代謝最為活躍,也處于最不穩定的階段,最容易發生變異。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系統趨于穩定,白血病的發病率隨之下降。
哪些孩子易得白血病?
一般認為,兒童白血病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外部環境問題。統計顯示,經常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如過量X射線,白血病發病率可較正常兒童高10倍。
第二是自身體質問題。基因本身有缺陷,當染色體受到外部刺激的時候就容易變異,發生癌變。
但需要說明的是:白血病不是遺傳病,只是有一些遺傳易感,導致一些孩子發病風險較高。比方說:兄弟姐妹中有白血病的孩子,風險比普通兒童增加2~4倍;同卵雙胞胎中一個孩子患白血病,另一個患病風險會增加5倍左右。
此外,生產前父母大量吸煙,在懷孕期間感染禽流感病毒、EB病毒、C型腺病毒,或是超劑量輻射都可增加白血病的發病風險。
就像有的孩子特別容易生一些病一樣,白血病高危的兒童不能說是遺傳,但體質上確實很難避免罹患白血病。
我們該如何避免兒童得白血病?
一是“吃”
蔬菜中的添加劑、農藥殘留等,一直是兒童健康的潛在殺手。已有不少實驗證明兒童白血病和家用農藥暴露有關,因此孕婦和兒童盡量避免接觸農藥。
二是“用”
即便不吃到嘴里,環境中的一些化學物質也會導致血液系統的一些改變。甲醛、苯及苯同類物、烷化劑等含量超標的劣質塑料玩具、劣質嬰幼兒用品與孩子長期相伴也容易誘發白血病。
三是“住”
這主要是針對新房裝修后的甲醛問題。能順利買房、裝修、生子是大人們眼中的好事,但未必是兒童的。對于裝修污染兒童也會比家長更為敏感。畢竟比起早出晚歸的大人,幾乎24小時待在室內的兒童與有害物質的接觸時間更長,幼兒的免疫力還更弱,因此還需額外注意。
兒童早期腫瘤有何端倪?
實體包塊:
不僅白血病,大多數兒童腫瘤能早發現都是靠家長“摸出來的”。平常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覺時,仔細摸一下腹部、四肢看有無包塊,如果發現可疑包塊,盡快帶孩子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貧血:
貧血一直是白血病發的前兆之一。孩子因為挑食導致貧血很常見,但如果家長已經很注意補鐵了,孩子依舊貧血甚至狀況還越來越嚴重。在沒有運動時也頻繁出現面色慘白、流虛汗、心跳加快的情況就需要額外注意。
易出血:
白血病對身體最明顯的影響除了血小板減少還有凝血功能異常。所以除了貧血,患兒往往還易流血、易淤青。當孩子經常“無緣無故”流鼻血,牙齦出血或者淤痕久不消散時,家長也要仔細分析原因。
參考來源:
[1] 《國家兒童腫瘤監測年報2020》(2020年版).
[2] 任容娜.預防兒童白血病有“規矩”[N]. 家庭醫學,2020-11-21(003).
[3]傳娟娟,李燕.貫葉金絲桃(圣約翰草)的國內外研究概況[J]. 中國消費者報,2020-05-26(004)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