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腎癌術后體質虛,險些沒挺過來
70歲的李某是北京的一位退休老干部,在一次健康查體時,發現左腎下有一個實性占位性病變。于是到北京某醫院做CT檢查,CT顯示左腎下部6.5cmx6cm低回聲區(腫物),并侵及腎盂邊緣。醫生懷疑像腫瘤,建議手術切除。
2015年8月,他在醫院做了手術切除,術后病理診斷為透明細胞癌。腎癌對放化療不敏感,只能使用干擾素和白介素-2交替治療了2 個月。但由于他年老體衰,用藥后身體極度虛弱,面色無華。不得不轉去某腫瘤中醫醫院,服中藥調理。
當時的他,還發著低燒,全身疼痛,乏力,腰酸脹痛,夜尿多,大便溏稀。這是脾腎虧虛,氣血不足之癥,為他接診的王遜大夫用了黨參、白術、菟絲子、山藥等藥材補益,另外加了桑螵蛸、干蟾皮、僵蠶、鱉甲、桑寄生等藥材補腎縮泉,解毒抗癌。
40天后,他全身疲乏無力減輕,睡眠好轉,但夜尿仍然3~4次。王遜主任又加鹿角霜、白英、蛇莓等藥草,囑咐他服藥2個月。復診時,癥狀基本消失。
西醫轉為中醫抗癌,身體健康五年未復發
受中藥的滋補,老爺子的身體越來越好,家屬非常信任王遜主任,便留在腫瘤中醫醫院,定期抓藥抗癌。
抗癌方和普通藥方不同之處,在于所選的藥材既有原本的療效,也有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等。桑螵蛸既是肝腎的命門,也有著抑制腫瘤細胞因子,因此是對抗腎癌的首選。藥方里有生黃芪、當歸、太子參、桑螵蛸、鹿角霜、白英等藥材。
他隔日一劑,服用近一年,身體恢復非常好,大小便正常,睡眠和精神良好。復查時,腫瘤標記物正常,亦未發現腎癌復發或轉移。為了預防癌癥復發,他每年定期服些抗癌中藥,至今五年,老爺子活到了76歲,身體健康良好。
他的治療經過,屬于先西醫,后中醫,但效果非常好。后期他只服中藥,身體體質增強,順利度過了前五年。如今,他健如常人,壽命未受影響。
醫生寄語:本案發現早,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下病情穩定。說明對于早中期局限性癌灶未擴散階段,手術治療是首選。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腎氣虧虛,外受濕熱邪毒,入里蓄毒,蘊結于水道所致。
該例患者在中醫辨證治療中始終圍繞著脾腎虧虛,兼顧清除邪毒。我們體會到,腎癌在根治性手術后采用免疫療法與中醫中藥聯合方案對穩定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有較明顯療效。
閱讀相關文章:47歲腎癌,治療1年病情穩定,中醫沒有“腎癌”,只有“腎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