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多項研究成果在2021 ASCO年會上壁報展示

    2021年第57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于美國東部時間6月4日-8日以線上會議形式舉行。其中,我院5項研究成果被大會接收,并以壁報形式與參會專家進行交流,在國際舞臺上彰顯臨床腫瘤科研領域的河南創新力量。

    ASCO年會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腫瘤學會議,匯集眾多世界一流的腫瘤學家,分享探討當前國際最前沿的臨床腫瘤學科研成果和腫瘤治療技術,很多重要的研究發現及臨床試驗成果會選擇在ASCO年會上首次發布。

    這5項研究有何創新?將為腫瘤患者帶來哪些福音?來一睹為快!

    一 針對乳腺癌腦轉移病灶的有效藥物治療方案

    研究者:

    閆 敏

    乳腺科

    主任醫師

    成果名稱

    Pyrotinib plus capecitabine for HER2 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PERMEATE):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II study.

    (馬來酸吡咯替尼片聯合卡培他濱治療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腦轉移的單臂、前瞻性、開放性Ⅱ期臨床研究)

    成果簡介:乳腺癌腦轉移的發生率僅次于肺癌患者,其中不同分子亞型的患者腦轉移發生率不同,三陰性和HER2陽性乳腺癌腦轉移的發生率較Luminal型患者高。

    乳腺癌腦轉移的治療手段包括腦外科手術、腦部放療、藥物治療和對癥支持治療。但放療和手術治療帶給患者的創傷是不可逆的,且治療不可重復,而指南優先推薦的藥物治療對腦轉移病灶的客觀緩解率(ORR)有限。

    在此背景下,探索對腦轉移病灶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或途徑,爭取延遲腦部放療或手術的時間,對延長患者的生存及保持生活質量變得非常重要。

    該項目由我院乳腺科副主任閆敏牽頭發起,以我院為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組長單位,7家醫院共同參與研究。

    該研究設計了兩個獨立的隊列A和B,隊列A共入組59例HER2陽性乳腺癌新發腦轉移患者,隊列B共入組19例腦轉移放療后進展患者,獨立評估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對這兩部分患者的療效。

    所有患者均有顱內可測量病灶,其中31例患者(A隊列27例、B隊列4例)有顱外可測量病灶。A隊列顱內和顱外的客觀緩解率(ORR)分別為74.6%(44/59)和70.4%(19/27);B隊列的顱內ORR為42.1%(8/19,顱外有可測量病灶的4例中2例達到部分緩解。A隊列和B隊列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分別為11.3月和5.6月。

    數據顯示,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對顱內和顱外病灶均有效,尤其是新發腦轉移的患者獲益明顯,并且耐受性良好。

    PERMEATE研究帶給HER2陽性、未經TKI類藥物治療的乳腺癌腦轉移患者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案,尤其對新發腦轉移,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成為目前最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之一。

    二 免疫治療在胃癌新輔助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

    研究者:

    劉鶯

    腫瘤內科

    主任醫師

    成果名稱

    Camrelizumab combined with FLOFOX as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and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updated result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卡瑞利珠單抗聯合FOLFOX新輔助治療可切除的胃及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II期臨床研究)

    成果簡介:研究篩選入組了局部晚期胃/胃食管結合部腺癌(GC/GEJC)的患者60例,運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單抗)聯合FOLFOX化療作為新輔助治療方案,4周期治療后評估無疾病進展的患者接受D2胃癌根治手術。

    最終52例患者接受了D2胃癌根治術,術后病理完全緩解率(pCR)為10%,主要病理緩解率(MpCR)為31%,51例(98%)患者達到了完全切除。

    該研究探索了免疫治療在胃癌新輔助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結果認為該方案在局部晚期胃/胃食管結合部腺癌中安全性良好,提高了術后病理緩解率及完全切除率,為進一步開展胃癌免疫新輔助治療的III期臨床研究奠定了一定研究基礎。

    三 EGFR突變肺癌腦轉移患者的最佳一線治療方案

    研究者:

    王慧娟

    腫瘤內科

    副主任醫師

    成果名稱

    The efficacy and clinical survival outcome of different first-line treatments in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es.

    (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不同一線治療方案的療效和生存結果)

    成果簡介:腦轉移是肺癌患者預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而EGFR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腦轉移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野生型(沒有發生基因突變的正常狀態)患者。

    王慧娟團隊回顧性分析了我院194例初治EGFR突變肺癌腦轉移患者的臨床數據,通過對比4種不同治療方案,對顱內及顱外病灶的療效差異及生存影響進行總結,得出以下結論:第一代EGFR-TKI聯合貝伐單抗(A+T)可以明顯提高顱內病灶的療效,延緩疾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延長總生存期。

    而第一代EGFR-TKI聯合化療雖然相對于單純TKI治療可以提高顱外病灶療效,但對顱內病灶療效有限,并不能改善患者長期生存。

    此外,TKI聯合化療及貝伐單抗這一方案并沒有獲得預期中“強強聯合”的效果,甚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生。

    這一研究結果提示對于EGFR突變肺癌腦轉移患者,在TKI治療基礎上聯合貝伐單抗對顱內病灶控制最為關鍵,對于腫瘤負荷大、年輕、PS評分好的患者,A+T+化療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治療選擇。

    四 優化食管癌化療聯合免疫治療治療方案

    研究者:

    趙玲娣

    免疫治療科

    副主任醫師

    成果名稱

    The sequence of chemotherapy and anti-PD-1 antibody influence the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immuno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a phase II study.

    (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化療與PD-1抗體的應用順序影響新輔助化療免疫治療的療效)

    成果簡介:免疫治療科主任高全立和副主任醫師趙玲娣博士研究了目前流行的化療聯合免疫治療治療方案,并進行了優化。

    該研究在對患者的近10余年隨訪中發現,臨床上已普遍應用PD-1抗體,PD-1抗體與傳統化療方案的聯合也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但是目前相關的大型III期臨床研究中僅是簡單將化療藥物和PD-1抗體在同一天應用,根據兩者作用機理,這種方式很可能不是一種合理的聯合治療模式,因此需要對該模式進行優化。

    化療藥物可以殺傷腫瘤細胞,為淋巴細胞活化提供抗原,而PD-1抗體可以使淋巴細胞持續活化。

    在此理論基礎上,高全立主任團隊聯合胸外科,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輔助治療過程中,將這種聯合治療模式進行優化:將PD-1抗體應用至化療結束后48小時。

    結果發現,將PD-1抗體推遲48小時的患者組術后病理緩解率明顯高于常規的化療和PD-1抗體同一天應用的患者組,達到以往療效的5倍之多。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沒有患者出現影像學檢查的疾病進展。

    這一研究結果與預期相一致,在化療聯合免疫治療過程中將PD-1抗體推遲48小時應用,較常規PD-1抗體和化療同一天應用,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五 復雜難治的多發性骨髓瘤的免疫新療法

    研究者:

    韓 露

    免疫治療科

    GMP實驗室博士

    成果名稱

    The Clinical Study of CART Targeting BCMA with one Single-domain Antibody as Antigen Binding Domain.

    (靶向BCMA抗原的納米CAR-T的臨床研究)

    成果簡介:以韓露博士為第一作者、免疫治療科主任高全立為通訊作者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復雜難治的多發性骨髓瘤的免疫新療法。多發性骨髓瘤作為一種不治之癥,5年生存率僅50%。

    為了解決這一醫學難題,我院研發了一種針對BCMA的羊駝來源單域抗體的自體CAR-T細胞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療法。研究結果表明,納米抗體CAR-T 細胞(PRG1801)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療效。

    在本項研究中,34例晚期復發性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了BCMA-CART治療,患者整體有效率為88.2% ,完全緩解率(sCR)為 55.9% ,中位無瘤生存率(PFS)為12.1個月。

    近日,該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LEUKEMIA(《白血病》)接收發表,SCI影響因子9.67分。

    END

    審核:龐紅衛

    作者:常 榕

    編輯:常 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