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之所以治療起來需要大費周折,究其原因是復發性和轉移性。一些癌癥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癌細胞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就會在身體內形成新的轉移病灶,一般到這個時候,癌癥已經到中晚期了。
癌癥轉移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血行轉移,一種是淋巴轉移,另一種是種植轉移。
血行轉移大多是發生在遠處,常見的就是肺癌,乳腺癌等,癌細胞會通過血液轉移到骨頭處、肝臟處、腦部等等;淋巴轉移分為遠近,就拿胃癌來說的話,
如果癌細胞只是轉移到胃部附近的組織神經處,那么只是屬于區域性的淋巴轉移,如果已經開始轉移到頸部,鎖骨上,那么就屬于遠處的轉移;種植轉移一般是是腫瘤表面脫落的癌細胞組織,轉移到其他的部位,就會形成新的轉移灶,繼續發展成惡性的腫瘤。
癌細胞的轉移并不是隨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常見的轉移部位如下:肺癌常轉移至肝臟、腦、腎臟、前列腺、骨骼和淋巴結等;乳腺癌則會容易轉移到所屬淋巴結或骨骼、肺臟、腦、肝臟等;胃癌容易轉移到所屬淋巴結;結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肝臟及肺臟;前列腺癌會轉移到骨骼、脊柱等;肝癌最常見轉移部位是肺臟、淋巴結、骨骼、腎上腺等。
癌癥轉移到哪些部位比較危險呢?首先是肺部轉移。身體上密度最低的器官非肺部所屬,正常情況下肺部柔軟且輕盈。肺部上有很多微小的氣泡,類似于海綿,人們吸氣時,空氣會快速充滿這些微小的氣泡,然后把氧氣吸收到血液中;
人們呼氣的時候這些微小細胞被壓縮,CO2跟隨氣流排出體外,就是通過不停的呼吸來維持最基本的新陳代謝,為各個器官組織提供新鮮血液和氧氣,維持五臟六腑正常運轉。
由此可見,肺部的血流最為豐富,就是因為其生理機能而使得肺部易發生癌細胞轉移。癌細胞入侵肺部時一般是多發性的,最可怕的是會引發多種癥狀,如肺部受到感染,呼吸變得異常困難,不停的咯血,胸腔積液以及肺不張,進而增加治療難度。
還有腦轉移。大腦是身體上的指揮官,一切語言和行動都由大腦所指揮,是身體上最為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腦有堅硬的顱骨所保護,減輕外來撞擊所帶來的傷害;另外大腦中也有血腦屏障,避免有害物質入侵大腦,維持內環境穩定。
但卻無法抵擋癌細胞轉移到大腦,不管腫瘤的體積有多小,都會產生占位性水腫,從而引起頭痛頭暈,噴射性嘔吐、一側肢體癱瘓或癲癇發作,嚴重時可誘發腦疝。
第三就是肝轉移。身體中大部分營養物質在肝臟中合成如糖分、脂肪以及蛋白質、凝血因子等,而且也能分泌膽汁。還有有害物質進入肝臟中解毒,轉化為低毒或無毒的且排除體外。
消化系統癌癥如腸癌、胰腺癌以及胃癌易發生肝轉移,持續侵蝕肝臟組織,久而久之讓肝臟徹底失去基本功能,使得大量毒素在體內堆積,也無法合成營養元素,最終引起各種并發癥。
影響癌癥復發與轉移的因素很多,但基本要素是首先存在殘存癌細胞,中醫稱之為“伏邪”、“余毒”,因此祛邪就成為治療癌癥復發轉移不可缺少的方法。
由于癌癥在復發與轉移時均有不同程度的正氣虧虛情況,祛邪攻毒不宜過猛,同時,必須與扶正固本療法配合應用,做到祛邪攻毒不傷正,扶正固本不助邪。
正氣虧虛,正不抑邪,是癌癥復發轉移的決定因素。中醫認為,腫瘤是一種全身屬虛、局部屬實的病證,是虛實夾雜癥。腫瘤一旦形成,便作為一種毒邪與人體正氣相斗爭,正能勝邪,癌癥趨于穩定或好轉;正不抑邪,癌癥則復發與轉移。
多種因素如七情所傷,過勞以及治療時攻伐太過等均可進一步加重正氣虧虛而促進癌癥的復發與轉移。因此,在腫瘤的治療上,要根據每一位病人的不同情況,病期早期,病理類型,掌握好扶正與攻邪、治本與治標、中醫與西醫結合等關系,才能更好的預防和治療復發轉移。
即使患者復發轉移后,通過積極的中醫藥治療,將病情控制住,也是可以獲得較長的生存時間和非常好的生活質量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