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于6月4日至8日在線上舉行。
美國東部時間6月6日下午1點(北京時間6月7日凌晨1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在全體大會專場(Plenary Session)進行了主題發言,向全世界腫瘤專家報告JUPITER-02研究——特瑞普利單抗聯合GP化療一線治療復發/轉移鼻咽癌(NPC)的III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
該研究是自ASCO年會有官方記錄以來,首個入選全體大會重磅研究(LBA)發言的、由中國腫瘤專家主導的臨床研究,特瑞普利單抗也是首個入選LBA的中國自主創新藥物。
鼻咽癌是中國特色病種,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8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以華南地區,尤其是廣東省最多。近幾年,隨著放療技術的進步和放化療綜合治療的應用,鼻咽癌患者的總體5年生存率達到80%以上。
但對于復發或轉移性鼻咽癌,目前的治療手段有限。在復發/轉移鼻咽癌一線治療中,目前標準化療方案吉西他濱+順鉑方案(GP)療效依舊不夠理想,中位無進展生存(PFS)僅有7個月,尋找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療手段成為迫切任務。
鼻咽癌的發生與EB病毒感染相關,絕大多數鼻咽癌患者都有EB病毒感染或者潛伏,并且鼻咽癌具有較高的突變負荷和PD-L1高表達,癌巢周圍有大量的浸潤性T淋巴細胞,提示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鼻咽癌中具有很大的治療潛力。
特瑞普利單抗已于2021年2月在中國獲批用于復發/轉移性鼻咽癌三線治療,因此探討免疫治療聯合標準治療方案是否能進一步提高療效更顯意義重大。
基于此,徐瑞華教授及麥海強教授牽頭開展了JUPITER-02研究,評估了特瑞普利單抗或安慰劑聯合GP化療一線治療復發/轉移鼻咽癌的療效與安全性,這是首個國際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免疫治療聯合標準化療一線治療復發/轉移性鼻咽癌的Ⅲ期臨床研究。
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該研究從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新加坡的35家研究中心共入組289例患者,1:1隨機分配至GP化療+特瑞普利單抗組(N=146)或GP化療+安慰劑組(N=143)。
研究設計
研究結果表明,特瑞普利單抗組患者的PFS顯著延長,中位PFS達11.7個月,較安慰劑組8.0個月延長3.7個月!特瑞普利單抗組1年PFS率明顯提高了21.5% (49.4% vs. 27.9%)!分層風險比(HR)為0.52(95%CI 0.36~0.74,P = 0.0003),臨床獲益顯著!
除此以外,與安慰劑組相比,特瑞普利單抗組的客觀緩解率(ORR)明顯增加,分別為 77.4% 和 66.4% (P = 0.033);緩解持續時間(DOR)顯著延長,中位 DoR 分別為 10.0個月與5.7 個月(HR = 0.50;95% CI:0.33 ~ 0.78,P = 0.0014)。
PFS
盡管在分析時,兩組的中位OS均未達到,但與安慰劑組相比,特瑞普利單抗組的死亡風險降低了 40%(HR = 0.60,95% CI:0.364~0.997,P = 0.046),顯示了聯合治療組改善總生存的趨勢。
在所有關鍵亞組中,包括年齡、性別、基線ECOG體能狀態評分、基線疾病分期、基線EBV拷貝數和基線PD-L1表達水平亞組,均觀察到特瑞普利單抗治療能夠改善PFS,不管是PD-L1表達陽性或者是PD-L1表達陰性患者均可從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的治療中獲益。
亞組分析
安全性分析顯示,特瑞普利單抗組與安慰劑組間的所有不良反應(AE)、≥3級AE、輸液反應和致死性AE的發生率均相似,其中最常見AE為血液學毒性。
特瑞普利單抗組中免疫相關AE(irAE)和≥3級irAE的發生率較高,最常見的irAE是甲狀腺功能減退以及免疫相關性皮疹。本研究總體安全性較好,可管理,與單獨化療相似,未見新的安全性信號。
ASCO 首席醫療官兼執行副總裁 Julie R Gralow, FACP, FASCO博士評論道:“與其他一些癌種相比,晚期鼻咽癌的治療已經處于落后地位,但JUPITER-02研究結果為患者帶來了新的改善療效的希望,也將改變我們對于鼻咽癌的治療方式。”
徐瑞華教授表示:“JUPITER-02研究的結果令人鼓舞,相較單獨應用化療,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鼻咽癌患者顯示出了更優越的療效和更長的生存獲益,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有望改寫全球復發/轉移性鼻咽癌的一線治療標準。
我為我們的中國研究者和本土創新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感到自豪!”
JUPITER-02研究團隊核心成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麥海強教授表示:“中國學者引領的國產新藥研究登頂全球頂級腫瘤大會,代表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獲得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肯定,向世界貢獻我們的中國力量!”
專家簡介
徐瑞華教授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院長、
南粵百杰、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中心主任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候任理事長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副理事長
廣東省抗癌協會理事長
CSCO胃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藥物審評咨詢專家
麥海強教授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鼻咽科科主任
美國MD Anderson癌癥中心質子治療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青年理事會常務理事
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CSCO鼻咽癌專家委員會常委
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分會鼻咽癌學組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精確放療技術分會常委
廣東省醫學會腫瘤學分會鼻咽癌學組副組長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華南名醫專家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
參考文獻:
[1] Zhang L, Huang Y, Hong S, et al.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versus fluorouracil plus cisplatin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Lancet, 2016, 388(10054):1883-1892.
[2] “中國學者+本土新藥”組合登頂全球頂級腫瘤大會,中國力量在國際臨床研究領域發揮引領作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