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義診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目前已經為近百位患者解答了相關問題。本次參與答疑的專家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乳腺腫瘤科主任程晶教授。
互助君為大家篩選了專家答疑中的代表性問題,為大家解惑治療中常常困擾你的難題,一起來看看吧!
程晶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乳腺腫瘤科主任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常委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委會常委
中國南方腫瘤臨床研究協會乳腺癌專委會常委
湖北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01
患者問題
2020年6月確診,免疫組化ER(-)、PR(-)、HER2(++)、FISH擴增、Ki67(70%)。術前新輔助治療:紫杉醇加卡鉑加雙靶向治療6次,2020年10月手術,術后放療,雙靶治療。2021年5月復查肝轉移。
問題:
1、接下來該如何進行治療?
2、需要做介入手術嗎?
程晶醫生解答
患者新輔助治療后的腫瘤情況目前未可知,術后進行雙靶治療維持一年是一個標準治療。現在出現肝轉移后,建議患者進行吡咯替尼加卡培他濱是一個比較適合的治療方式。
是否需要用到介入治療,需要判斷目前的肝轉移是多發還是單發,多發的肝轉移沒有必要進行介入治療,通過吡咯替尼加卡培他濱對肝轉移灶有很好的縮瘤效果。
介入手術是有適應癥的,一般為單個病灶,或者是治療效果不是很好才會使用到介入手術,所以現在并沒有必要考慮介入手術。
#02
患者問題
2013年行左側保乳手術,乳腺導管原位癌,免疫組化PR(-),ER(-),HER2(+++),Ki6740%。進行4次化療,30次放療。2020年12月穿刺確診侵潤性乳腺導管癌晚期,左側多發性腫塊,最大腫塊1.05X0.48cm。右側腋窩轉移性腺癌,免疫組化PR(-),ER(-),HER2(+++)。
目前已完成9個周期的雙靶加多西他賽,第一次效果明顯,腫塊縮小到0.85X0.5cm,第三次至第九次,腫塊完全沒變化,且略有增大。化療反應越來越重,全身疼痛,惡心,全身狀況越來越差,全身無力,吐、拉血,我對治療可能產生耐藥,或者雙靶無效。
問題:請求給予針對性治療方案。
程晶醫生解答
患者在選擇一個治療方案后是需要及時進行檢查的,比如每兩周進行一次檢查腫瘤的檢查,這位患者在轉移后使用了9次的雙靶治療和多西他賽,一開始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第三次至第九次治療期間腫塊沒有變化甚至略有增大,這個增大是哪個檢查判斷的沒有說明清楚,如果是B超檢查的結果可能增大的表現是較不明顯的,CT核磁共振可能會更清楚一些。
我們在使用藥物治療期間只要腫塊沒有發生變大就說明是在穩定狀態,我們一般都不輕易改變治療方案。患者在治療9個周期后,如果目前疾病穩定的話可以將多西他賽去掉,只用雙靶治療。
因為用了這么久的化療后,化療的全身反應會越來越重,去掉多西他賽只進行雙靶治療,這樣全身的副反應會變低,治療效果也會更好。
如果患者只有腋窩的局部轉移,只需要在局部進行放療,外加雙靶治療,這樣的治療效果也很好。
#03
患者問題
2020年4月行保乳術,化療8次,放療30次,雙靶9次。復查發現左側坐骨骨轉(由于術前沒做骨掃描不確定是治療前骨轉還是治療后骨轉),后暫停雙靶,針對骨轉部位放療20次,口服長春瑞濱(每周一三五各兩粒)21天一次特瑞普利單抗,28天一次茵福(注射用因卡膦酸二鈉)。
問題:目前這樣是最好的方案嗎?
程晶醫生解答
HER2陽性的病人發生骨轉移后進行放療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般而言HER2陽性的病人是不進行免疫治療的。
這位患者并不確定自己的骨轉是術前發生還是術后治療后才發生,如果是術前就發生的骨轉移,首先患者的分期就會發生改變,而這時候使用雙靶治療,只要沒有發生耐藥是可以一直進行下去,雙靶治療耐藥后發生轉移可以選擇吡咯替尼加卡培他濱。
醫生給病人的治療需要在指南的規范內進行,有明確的一線二線的治療,因此醫生能給出的治療一定是目前最適合于患者的治療。
END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專家答疑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是HER2陽性晚期復發轉移的乳腺癌患者,對于最新的治療方式或是用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