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新的藥物,讓原本活不過8個月的癌癥患者挺過4年。
沈老伯是一名晚期肺癌患者,2017年查出肺癌,當時只能采用化療治療。遺憾地是,化療的效果非常不理想,第一次化療后復查,沈伯的就出現了雙側腎上腺轉移。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國內的“賽沃替尼”臨床研究啟動了,他成為了賽沃替尼臨床研究的第一位患者,這是一種全新的靶向藥。
服用賽沃替尼僅僅一個月,沈老伯的轉移灶就有了明顯的縮小,縮小到2.4cm,服藥三個月后,轉移灶縮小到1.8cm。經過長期的服藥,腫瘤沒有再對沈老伯造成威脅,目前已經服藥4年了,病情依舊很穩定。
沈老伯得益于我國自主研發的靶向藥賽沃替尼,以往使用這種藥,只能申請臨床試驗,如今,賽沃替尼已經成功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批準,未來還會有更多像沈老伯一樣無藥可救的患者受益。
歷時五年,全球首個中國原創肺癌MET靶向藥上市
我國擁有著龐大的腫瘤藥市場,僅2017年腫瘤藥的規模就超過了1400億,并且年年攀升,遺憾地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我國將近一半的腫瘤藥市場都被進口藥占據,一些高端的靶向藥更是完全依賴進口。
另外,我國創新藥的研發更是比不上國外,據統計,2014年到2019年,美國平均每年產出43個創新藥,而中國只有4.2個,一些創新藥往往以國際最高價格進入中國,大大加重了我國癌癥患者的負擔。
不過,賽沃替尼的上市,使這一局面得到改變。
2021年6月23日,賽沃替尼的國內適應癥申請獲得批準,解決了一大批肺癌患者“無藥可用”的困境,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靶向藥,是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它是一種MET抑制劑,用于含鉑化療后疾病進展或不耐受標準含鉑化療的、具有間質-上皮轉化因子(MET)外顯子14跳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
實際上,早在2015年,上海市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陸舜就帶領團隊展開一系列的臨床試驗,參與試驗的患者堅持服用幾年,病情就控制在很可觀的狀態。
作為一款治療癌癥的創新藥物,賽沃替尼的研發進展非常快,從以陸舜為代表的研發團隊開始進行針對性的試驗,到獲批上市,僅幾年的時間里,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從以往極低變成到現在長期存活,可以說,賽沃替尼的研發、上市,讓肺癌變成一種“慢病”,更讓患者看到生的希望。
作為中國人自主研發的一種藥物,賽沃替尼可以說是真正的“國貨之光”!
攻克世界難題,真正的國貨之光
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非小細胞肺癌一直以來就被視為世界難題,在賽沃替尼上市之前,僅有的治療方案療效非常有限,患者對鉑類為基礎的化療耐藥率較高,因此預后也較差。
MET的靶點不僅是癌癥的原發性驅動基因,也是耐藥原因,而賽沃替尼的上市,有望一改該治療格局,賽沃替尼的臨床2期數據顯示,使用賽沃替尼治療的患者病情緩解率達到49.2%,控制率則高達93.4%。
現如今,賽沃替尼正在進行多方位的臨床試驗,并且取得不錯的成績,其具有的3大優勢也躍然紙上。
賽沃替尼有3大優勢
根據試驗分析,賽沃替尼主要有以下3大優勢:
1、適合中國患者:在II期的研究中,參與試驗的患者均是中國人,而試驗結果表明賽沃替尼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充分說明了其是適合中國患者的治療藥物。
2、效果好:在II期研究結果中,除了顯示其能夠使腫瘤得到更好控制之外,對其他非小細胞肺癌亞型患者也顯示出了很好的效果病情緩解率49%,控制率為95%。
3、安全性高:在賽沃替尼的多項臨床試驗中,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多數為1至2級,且沒有間質性肺病的出現,耐受性可觀,由此可見,它的安全性是比較高的。
可以驕傲地說,賽沃替尼是為國人“量身定做”的抗癌藥物,是真正的“國貨之光”!
參考資料:
[1]《中國專家歷時5年自主研發的肺癌靶向藥獲批上市》.中國新聞網.2021-06-29
[2]《重磅!中國首個MET抑制劑賽沃替尼獲批上市,國內MET靶向治療時代開啟》.醫學界腫瘤頻道.2021-06-23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