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酌傷身,小酌怡情。”
“每天喝一點紅酒對心臟好,還能軟化血管。”
“白酒能抗癌,每天二兩剛剛好。”
大家都知道香煙有害健康,但是同為人類的健康殺手,酒卻總被賦予了養生幫手的稱號。喝酒真的有這么多好處嗎?
一、想要通過喝酒獲得好處,很難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喝酒對健康有益,尤其是紅酒,據說紅酒內含有白藜蘆醇、花青素等活性成分,進入體內后有抗氧化、抗衰老以及抗癌等功效,還可以幫助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白藜蘆醇以及花青素等活性成分,在葡萄酒內的含量少得可憐,想要通過喝酒來給身體帶來好處,需要喝非常多的酒。
二、小酌也傷身,最好滴酒不沾
很多中國男性都有一個想法:適量喝酒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好處,其實不然。2016年,全球有280萬人死于飲酒過度,15~49歲的男性人群中大約有12%的死亡和飲酒有關。
《柳葉刀》雜志在2018年8月的刊文中指出,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只要喝酒就會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2019年4月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及中國醫學科學院的聯合研究再次“石錘”適量喝酒也有害,針對中國50萬名男女追蹤10年。
即便是輕度飲酒也會增加高血壓以及中風風險,尤其是對于缺血性中風和腦內出血,酒精攝入量與風險呈很強的正向相關,也就是說,攝入的酒越多,風險就越高,“適度飲酒有益健康”純屬胡扯。
每天飲用1~2杯葡萄酒/啤酒/烈酒,中風風險增加10%~15%,每天飲用4杯葡萄酒/啤酒/烈酒,中風風險35%。比起適量飲酒,還是滴酒不沾比較好。喝酒不僅會增加心血管方面的風險,還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尤其是對中國人來說,傷害更大。
三、中國人喝酒,更容易致癌
在全球范圍內,攝入同樣的酒精量,中國人患上癌癥的風險更大, 這是因為中國人存在一個特征!
我國國人在酒精代謝上存在基因缺陷,酒精在體內進行代謝需要兩個步驟,一是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將酒精分解成乙醛。二是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將乙醇分解成沒有毒性的乙酸。
我國國人的乙醇脫氫酶活性比較高,所以第一步代謝很快就可以完成。但是,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存在基因缺陷,體內乙醛脫氫酶突變導致人體無法有效降解乙醛,這樣一來會導致大量乙醛滯留在體內。值得注意的是,酒精飲料攝入有關的乙醛,在2017年就已經被世衛組織列入一類致癌物。
2018年刊登在《自然》雜志上的研究指出,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人群更容易會受到酒精的傷害,患癌幾率也會大于沒有缺陷的人群。
四、經常喝酒出現3個反應,肝或已不堪重負
長期攝入酒精不僅會導致癌癥的發病率增加,對肝臟健康也會帶來很大的負擔,因為酒精進入體內之后主要是通過肝臟進行代謝,經常喝酒的人身體出現以下反應,一定要引起重視了。
1、酒量忽然下降
平常酒量還不錯,近期只要喝一點酒就感覺要醉了,這很可能是肝臟解毒和代謝能力下降的表現。
2、臉色發黑
肝臟功能下降會導致體內毒素無法被及時分解和代謝,毒素囤積在體內,會反應在面部引起臉色發黑的癥狀出現,這也是一種肝病面容。
3、出現蜘蛛痣
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擴張之后引起的血管痣,肝功能下降的人群出現蜘蛛痣非常常見。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在生活中不要聽信一些適當喝酒有益健康的謠言,想要健康,滴酒不沾才是最好的做法。
參考資料:
[1]《中國人喝酒更易致癌?《柳葉刀》涉及50萬人的研究給出答案》.生命時報.2019.6.4
[2]《適當飲酒有利身體健康?不存在的!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左江日報.2019.4.9
[3]《每天一杯酒,真的有利于身體健康嗎?》.中國科普網.2021.4.10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