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可以說是一個癌癥高發的年代,發病率逐年上升,對人類生命的危害日益嚴重。癌癥的發生是綜合因素引起的,和人的體質有很大關系。
這幾種中醫體質與癌癥關系密切
中醫體質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指導醫生從患者的體質狀態以及分類特性的角度來把握疾病的整體,從而進行“因地制宜”的治療。中醫體質不是一成不變的,受先天因素、飲食、情緒、生理結構變化、地域環境以及社會因素等影響。疾病的不同治療階段,患者的體質也可能會發生變化。
根據中華中醫藥學會頒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中醫將人體的體質分為九種,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痰濕質、陰虛質、濕熱質、氣郁質、血瘀質、特稟質等。除了平和質,其他8種均屬于“偏頗”體質。
有研究發現,這種中醫體質中,與癌癥高危密切的體質分別是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氣郁質、濕熱質、血瘀質。具體來說,陰虛質與上消化道癌癥的發病有正相關關系,氣郁質與乳腺癌、卵巢癌關系密切,濕熱質與肝癌、胰腺癌存在正相關,陽虛質是胃癌、大腸癌的危險因素。
如何通過調理體質來預防癌癥?
如果發現自己屬于上述6種易感體質,不要慌,易感并不代表一定會患癌,只有部分“正氣不足”的人才會,也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想要提高免疫力,平時可以可以保持均衡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適當鍛煉,調節情志,再配合針對不同體質進行飲食或者藥物調理。所以說,通過調節體質的方法可以達到預防癌癥的效果。
陰虛質:多體型消瘦、口干舌燥、便秘尿黃、手足心熱,容易煩躁,陰液不足,這類體質的人,忌肥膩厚味、辛辣燥烈,要多喝水,可用麥冬、百合等滋陰之藥。
陽虛質:怕冷、多汗、大便稀溏,多見于長期勞累、貪涼的人,這類體質的人,需要注意保暖,少吃冷食,宜溫補之品,可選用太子參、干姜等補腎回陽通脈之藥。
血瘀質:多皮膚晦暗,口唇色暗、眼眶暗黑,通常久治不愈,容易發作,宜活血化瘀,可選用桃仁、紅花等。
痰濕質:多是胖子,平時吃太多油膩的食物,煙酒無度,容易出現口甜粘膩、胃脘脹滿的癥狀,宜利水滲濕化痰,可選用茯苓、厚樸等,飲食上要清淡,少喝酒,少吃肉,少吃煙熏、燒烤、油炸類的食物。
氣郁質:往往憂郁脆弱、敏感多疑、悶悶不樂、胸脅脹滿,應盡可能保持愉悅的心情,不生悶氣,不發火,宜疏肝行氣解郁,可選用柴胡、枳殼等。
調節中醫體質,促進人體的陰陽平衡,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目的,對預防癌癥有積極作用。如果不幸患了癌癥,中醫依據辨證論治,針對病人的體質、癌癥類型、臨床表現來綜合分析,為患者制定綜合性的治療方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