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匯總了2021年6月發布的腫瘤科疾病相關指南及共識,供大家查閱下載。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目錄(2021年版新增用法)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off-label use)指臨床實際使用藥品的用法、用量或適應證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說明書規定范圍內,又稱“藥品說明書外用法”、“藥品未注冊用法”。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常常受到爭議,但與不可接受的用法、不合適的用法、未被驗證的用法、不正確的用法、違法用法等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
2021年6月24日,廣東省藥學會官網發布了最新版《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目錄(2021年版)》,為2015年以來第7版,更新版《目錄》共收錄了242項藥品超說明書用藥信息。
推薦閱讀:
一圖讀懂 | 2021年版腫瘤領域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更新一覽
2021 V5版 NCCN非小細胞肺癌指南
非小細胞肺癌的診療可謂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繼3個月前NCCN 2021.V4版NSCLC指南發布后,6月15日,V5版指南對NSCLC診療規范再次進行了更新1。此次更新主要是基于5月份剛剛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速批準的兩個藥物sotorasib(靶向KRAS G12C)和amivantamab(靶向EGFR ex20ins)。
至此,KRAS基因檢測首次躋身晚期NSCLC常規一線推薦,EGFR 外顯子20 插入(ex20ins)突變 NSCLC也迎來了治療方案。一起來領略下最新版本的更新要點吧。
推薦閱讀:
2021 V5版 NCCN非小細胞肺癌指南兩大更新要點:KRAS躋身一線檢測、首個EGFR ex20ins推薦用藥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RET基因融合臨床檢測專家共識
我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RET基因融合的發生率占1.4%~2.5%。目前國內外已有針對RET基因融合的靶向藥物獲批上市,療效顯著。準確檢測RET基因融合是實施RET抑制劑治療的前提。
然而,相對于常見的EGFR、ALK基因變異的檢測,我國RET基因融合檢測起步較晚,臨床檢測尚需進一步規范。本編寫組在組織國內多中心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經驗、文獻閱讀并組織專家討論,制定了本共識,以期指導對臨床RET基因融合檢測的實踐。
子宮頸癌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版)
子宮頸癌診斷與治療指南適用于子宮頸鱗癌、腺癌、腺鱗癌及子宮頸小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NECC)。其他特殊病理學類型,如透明細胞癌、肉瘤等發病率低,國際、國內尚未就診斷與治療方法達成共識,因此,本指南不包括這些少見病理學類型的診治,部分診治可參照本指南。
在臨床實踐中,根據醫院的設備、技術條件以及患者的病情,國際上推薦采用最適合的符合指南的方法診治患者。對于病情復雜的子宮頸癌,臨床醫師應靈活應用指南,不適用于本指南的情況下建議參考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及研究結果,并鼓勵參加臨床試驗。
BRCA1/2數據解讀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
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包括BRCA1和BRCA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編碼產物參與DNA損傷同源性重組修復。BRCA1/2基因檢測在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相關腫瘤的遺傳風險評估、治療選擇、預后判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變異解讀是BRCA1/2基因檢測中一個關鍵的環節。BRCA1/2基因變異解讀需要依據各類信息(包括來自群體數據庫、疾病數據庫、文獻和家系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判。
為結合臨床實踐并補充相關領域更新,編寫組在2017版《BRCA數據解讀中國專家共識》基礎上,增加了對腫瘤BRCA1/2基因變異解讀的闡述,并對BRCA1/2基因檢測報告等內容進行了一些細節上的更新,以進一步指導與規范我國BRCA1/2基因檢測數據的解讀和臨床應用。
埃克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中國專家共識
(2021年版)
埃克替尼是中國第1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也是全球第3個上市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自2011年6月7日在中國上市以來已經有近26000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了埃克替尼治療。
為了總結埃克替尼上市9年來在中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用藥經驗,進一步規范埃克替尼的使用,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內科分會組織專家編寫了《埃克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中國專家共識( 2021 年版) 》,希望為埃克替尼規范治療提供參考。
黑色素瘤病理診斷臨床實踐指南(2021版)
黑色素瘤是一類起源于黑色素細胞的高度惡性腫瘤,發生于皮膚、黏膜及眼葡萄膜等部位。準確、規范的病理診斷對黑色素瘤的臨床治療及預后判斷至關重要。
本指南以中國黑色素瘤規范化病理診斷專家共識(2017版)為基礎,結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黑色素瘤診療指南(2020版)》對病理診斷的需求、近年來國內外此領域的研究成果及我國國情,對黑色素病理診斷中的常見問題進行較全面地闡述,并給出指導性建議,旨在提高我國黑色素瘤的病理診斷水平和規范性,更準確地評估黑色素瘤患者的預后,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肝癌轉化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 版)
國內許多研究中心已積累了肝癌轉化治療經驗。初步研究結果顯示,轉化治療是改善中晚期肝癌病人生存的重要途徑。但轉化治療及其相關領域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臨床和科學問題。
為了總結既往經驗、梳理問題,由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轉化治療協作組發起,基于國內外該領域研究獲得的初步經驗和研究結果,結合符合我國國情的臨床實踐,制訂《肝癌轉化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
成人癌癥患者失眠診療專家建議
失眠是成人癌癥患者的常見癥狀之一,在癌癥病程的各個階段都很常見,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會影響到抗癌治療和疾病結局。
為進一步規范成人癌癥患者失眠的診治,中國癌癥基金會腫瘤心理學協作組組織腫瘤科、精神科和以科室名稱“腫瘤心理科”等開展精神衛生臨床工作的多學科專家,結合國內外相關診療指南、循證醫學證據和專家臨床經驗撰寫本專家建議,內容包括流行病學、病因、失眠對癌癥及其治療的影響、評估及治療過程,以及診療要點和注意事項,旨在引發腫瘤臨床醫護人員對成人癌癥患者失眠問題的關注,并為成人癌癥患者失眠的診治提供指導。
抗EGFR 單抗治療相關皮膚不良反應臨床處理專家共識
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單抗已成為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皮膚不良反應是抗EGFR 單抗的主要不良反應,具體包括丘疹膿皰型皮疹、甲溝炎及皮膚干燥瘙癢等,極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
基于指導抗EGFR 單抗治療相關的皮膚不良反應處理的臨床需求,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和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根據國際最新理論和臨床經驗,討論并制定了《抗EGFR 單抗治療相關的皮膚不良反應臨床處理專家共識》,內容包括抗EGFR 單抗治療相關的皮膚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治療和預防等方面,期望為皮膚科及腫瘤科醫師提供規范化的處理指導,更好地為腫瘤患者服務。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