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喝藥有八年了,年紀大了,還是吃中藥舒服……”今年80歲的孔先生患有晚期肺癌,從第一次確診到現在,已有十余年了。
孔先生說,剛確診的時候,就去做了手術,緊接著又做了十幾次化療。中間還有個小插曲,某次化療回家后孔先生便發起了高燒,血壓直線往下掉,人忽冷忽熱的,幸虧搶救及時。可從那天開始,孔先生身體便總是不舒服,做事使不上勁兒,走路也總覺得輕飄飄的。
在病友的推薦下,孔先生前來看診。“大概吃藥兩三個月的時候吧,就覺得身上有力氣了,走路也覺得能踏到實處了。”孔先生說,以前特別容易上火,經常口腔潰瘍,喝了中藥之后,這些小毛病也慢慢改善。
在中藥效力的加持下,孔先生順利完成了化療,身體也在中藥的調理下日漸變好。隨著癥狀的減輕,孔先生也放下心來,對吃中藥也沒那么重視了。“得了病之后就一直惦記著五年生存期。75歲的時候,剛好手術后五年,也斷斷續續地喝了不到四年的中藥,身體狀態挺好,就干脆不吃了。”
孔先生回憶,停藥不過一年,就開始隱約覺得背疼,開始家里人以為是受風了,沒當回事兒。后來疼的受不了,必須吃止痛藥,這才趕緊去醫院檢查。因患有癌癥,醫生建議做骨掃描,發現是脊椎T8-9轉移。
陸陸續續又接受了幾次放療,還打了兩年保骨針,期間又開始服用中藥,減輕放療和保骨針的副反應。就這樣又折騰了兩年,病情才漸漸穩定下來。“開始疼的受不了,只能吃止疼藥。我說不行,感覺還是吃中藥踏實,這才又去找李教授,重新開始吃藥,一直吃到現在,沒敢再停啦。”
病情穩定后也不可掉以輕心,想要停藥一定要提前咨詢主治醫生,千萬不能私自停藥、換藥或減輕藥量。如擔心治療帶來的副反應影響身體或生活質量,可盡早介入中藥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可起到1+1>2的效果。這是因為中藥在減輕副反應的同時,還能增加機體對放化療的敏感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最大程度地延長生存周期。
中藥治療越早介入越好。臨床中我們發現,相比于其他患者而言,確診后便開始服用中藥的患者不僅在治療期間身體沒有出現明顯的毒副作用,以前的小毛病、炎癥等其他病情也有所減輕;康復期的恢復速度也比其他人快很多,可見提早介入中藥的好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