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癌癥,人人都懼怕,雖然醫學越來越發達,但癌癥治療依然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所謂“一分預防甚于十分治療”,相比于事后補救,我們可以提前預防,來達到降低癌癥風險的目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稱,大約30%-50%癌癥病例是可以預防的,而這些可以預防的癌癥中,大約有八成都與生活方式有關。那么,普通人想要預防癌癥,降低患癌的風險,關鍵在于改變生活方式,避免和減少致癌因素的暴露。
癌癥與生活方式的關系
癌癥的發病因素比較復雜,包括環境、遺傳、生活方式等。每個個體的情況不同,患癌的風險差異也比較大。部分癌癥與生活方式有些密切的關系,因此又被稱為“生活方式癌”。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結構是危險人體健康的重要敵人,會導致癌癥的風險顯著上升,如果能夠改變這些行為習慣,癌癥的風險就會明顯下降。因此,這些與生活方式相關的因素被稱為生活方式危險因素,也可以叫做“可預防因素”。
1、 戒煙
吸煙是誘發多種癌癥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肺癌、食管癌、口腔癌、腎癌、喉癌、胃癌、胰腺癌和宮頸癌。相比于非吸煙者,吸煙者死于肺癌的風險高20倍,如果戒煙的話,死于肺癌的風險將大大降低。不僅是吸煙,被動吸煙和一手煙一樣,也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認識到吸煙的危害,并積極行動起來。吸煙者盡早戒煙,不吸煙者盡量避免接觸二手煙、三手煙,支持和促進控煙的立法,一起創造一個無煙的環境。
2、 限酒
研究發現,長期大量飲酒是多種癌癥的危險因素,常見的有肝癌、胃癌、口腔癌、食管癌、喉癌、結直腸癌以及乳腺癌。飲酒量越大,飲酒越頻繁,患癌的風險越高。吸煙的同時還飲酒,患癌癥的風險會更高。
對于不同的個體來說,遺傳背景和生活環境有差異,飲酒帶來的風險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應該了解清楚自己的癌癥風險,是否有癌癥以及血管疾病的家族史。為了有效預防癌癥,建議控制煙酒的攝入,最好是滴酒不沾。
3、 合理飲食
飲食與癌癥有密切的關系,尤其是消化道惡性腫瘤。不健康的飲食結構,比如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會增加直腸癌的風險,高鹽飲食,愛吃燒烤和腌制食物會增加胃癌的風險,長期食用霉變的食物會導致肝癌的發生。
選擇健康的食物和合理的膳食結構,可以預防大約30%-40%的癌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食物要多樣化,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大豆以及奶類,適量吃魚、蛋、瘦肉等,少鹽少油控糖。根據指南的建議,調整自己的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可以大大降低患癌的風險。
4、 適當運動
缺乏運動、久坐會增加肥胖的風險,肥胖作為一種獨立的危險因素,會增加結直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的風險。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有規律地進行體育鍛煉,能夠降低癌癥的風險,降低的程度主要與運動量、運動時間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做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推薦每周5次,每次30分鐘)。找到一種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比如快走、自行車、游泳、跑步等,保持健康穩定的體重,有助于降低患癌風險。
上海中大腫瘤醫院專家提醒:基因和環境,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會患癌癥的最主要的因素。基因是先天遺傳的,沒法改變。而環境因素,則是指生活的大環境情況以及個人的日常習慣。我們能做的,就是去改善個人的日常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