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人人懼怕,而更害怕的,是被醫生告知已經發生轉移了。因為癌癥一旦轉移,那么就意味著患者生存時間的顯著縮短。轉移之后,身體很快就會被消耗,病情很快惡化而死亡!
所以,對于癌癥來說,早發現、早治療,趕在轉移之前進行規范化的治療,防止轉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癌癥為什么會轉移呢?我們怎么樣做才能盡量的避免轉移呢?
一個特性,使得癌癥容易轉移
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體各個組織的細胞的更新生長都是有規律、有限度的,細胞的增殖生長和凋亡之間保持著動態的平衡,所以各個組織不會發生異常的腫大等問題。
而對于癌癥來說,細胞就是失去了這種制約機制,細胞的增殖速度快,而且不受控制,幾乎可以無限制的增殖下去。而且腫瘤細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在體內發生移動,通過淋巴液、血液為通道,向遠處發生轉移、種植。
甚至有的腫瘤細胞,可以在肺的氣管里發生氣腔內播散,在胸膜中發生胸膜種植,幾乎就相當于是自然界中的蒲公英種子,落在哪里就長在哪里。
癌癥轉移速度受4個因素影響
雖然說癌癥大部分都會轉移,但是轉移的早晚,轉移的速度,是受到一些因素影響的!
第一個影響因素:癌細胞的分化程度
所謂分化程度,就是指癌細胞和正常細胞之間的差距,和正常細胞差距越大、分化越低,惡性程度就越高,越不受控制,越容易轉換。
所以如果被診斷為分化程度低的腫瘤,那么轉移的可能性就更大、就更早,要更早進行治療,防止轉移。
第二個影響因素:癌癥所生長的位置
一般來說,如果癌腫長在了血管、淋巴管豐富的“交通要道上”,那么轉移的速度和時間就會更快、更早。因為豐富的血流和淋巴回流,給癌癥細胞的轉移提供了便捷的通路。
第三個影響因素:患者的身體狀態
癌癥轉移,其實也和免疫力的強弱具有密切的關系。對于免疫力強的人來說,血液、淋巴液中出現了癌癥細胞,會有比較大的幾率被免疫系統發現、清除。如果免疫力低,那么被發現、消滅的可能性就比較低,就更容易轉移。
第四個影響因素:手術是否切除干凈
對于已經經歷過手術治療的患者,是否復發,是否會在遠處轉移,與手術時切除的是否干凈,是否有癌細胞殘留,是否有癌細胞進入血管等都有關系。
如果手術切除的干凈,沒有腫瘤細胞殘留,那么復發轉移的可能性就低,反之就會比較高。
癌癥轉移,患者會有5個癥狀出現
1.身體其他部位出現腫塊
一般來說,腫瘤轉移以后,如果轉移的位置靠近體表,就會出現腫塊,而且這種腫塊可能是無痛性的。比如說肝癌、肺癌,都可能會向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如果鎖骨部位出現了無痛的腫塊,質地堅硬,活動度差,那么就要高度警惕可能是癌癥發生了淋巴結轉移了。
而腹部的腫瘤,可能會在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出現無痛的硬性包塊。
2.骨骼疼痛
骨骼疼痛,一般是腫瘤骨骼轉移的標志。比如說肺癌,最常發生的骨轉移是脊柱轉移,胸背部脊柱會有持續不斷、進行性加重的劇烈疼痛出現。這種疼痛不是因為勞累出現,也不會因為休息而緩解,需要服用止痛藥才能緩解。
3.頭痛頭暈
如果癌癥發生了腦部轉移,有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疼的癥狀。這種頭暈、頭疼的癥狀,呈現進行性加重,同時因為占位導致顱內壓增高,還會有噴射性嘔吐的現象出現,服用一般的止疼藥沒有效果,也不能緩解惡心嘔吐的癥狀。
4.身體進行性消瘦
癌癥本身就會表現為身體消瘦。但是如果近期消瘦的特別厲害,特別快,那可能就是發生了轉移,多個病灶同時消耗造成的。
5.食欲下降
伴隨轉移,部分患者會出現食欲下降的癥狀,腫瘤患者的代謝功能會出現紊亂。
如何預防癌癥轉移呢,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篩查工作,早發現、早治療,在轉移前得到有效的治療。
比如說肺癌,對于40歲以上,有多年吸煙史,或者有肺癌家族史,感染過肺結核等高危人群來說,最好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對于年滿55歲的人群,建議每年都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對肺癌進行篩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