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炎的一種類型,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導致固有腺體的減少,伴有黏膜和腺體萎縮的慢性胃部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重要危險因素,所以一旦確診一定要積極治療,降低癌變風險。
慢萎縮性胃炎有單純性的胃部萎縮和化生性的萎縮,而什么叫化生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胃在出現萎縮的時候,身體是在不斷地修復的,但是這種修復可能不太“專業”,有的時候修復的不足,有的時候修復多了,修復不足的情況就叫做化生,而修復過多的情況就叫做增生。
而我們的胃部是有消化的腺體存在的,要是胃部的腺體減少,也是屬于萎縮性胃炎的一種,因此萎縮性胃炎不單純指的是胃部的容量減少這一種。
慢性萎縮性胃炎向胃癌的發展與轉化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要經歷從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粘膜腸上皮化生-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胃癌的步驟,所以,若是患了慢性萎縮性胃炎也不要過度擔心,不良情緒會影響胃腸健康。
而且萎縮性胃炎多數是可以逆轉的。所以,慢性萎縮性胃炎若發現得早,并及時積極治療,是可以轉變成淺表性胃炎的,是可以恢復的。同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要注意這2點。
1、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
慢性萎縮性胃炎經常要注意患者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一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以促使上皮腸化生的發生,使轉化為胃癌的風險上升。所以,若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不能忽視要及早治療。
2、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屬于胃癌前病變
患了萎縮性胃炎已經夠令人擔心了,再發展成腸化生,豈不是難上加難。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雖然屬于胃癌前病變,但從中醫角度來說,大多數也是可以逆轉的。
而且腸化生也分輕、中、重度,發現得越早,調治的效果越好。所以,不要一聽慢性萎縮性胃炎,或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就負面情緒滿滿,一味的恐懼、消極對病情不僅不好,可能還會加重病情。
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來說,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是尤為關鍵。已經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一定要避免食用冷或過燙,咖啡、濃茶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同時每天需要定時定量進行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或者過度饑餓,以防刺激機體胃液分泌增多,加重炎癥發生發展。
建議中度以上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以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可以觀察到胃部的萎縮情況是減緩還是加快了,可以更好的幫助醫生制定治療和干預的方式。
中醫將慢性萎縮性胃炎歸為中醫“痞證”“胃脘痛”“胃痞”等病的范疇,其病因病機多因外感、內傷、飲食不節等,導致機體內氣滯血瘀、寒邪客胃或濕熱內蘊,日久纏綿不愈損傷機體脾陽、腎陽所致;
多數人因長期吃寒涼生冷食物致病,加之治療周期長,治療過程中誤用、濫用抗生素等藥物,損傷脾胃陽氣;病情遷延不愈,故臨床辨證以脾腎陽虛證型者居多。
我們要正確認識慢性萎縮性胃炎,了解腸化生,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也并非不可逆轉的,通過中醫藥辨證施治,加之良好的自我調節,如情緒調節、飲食調節、起居調節等,很多是可以逆轉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