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到“癌癥”這2個字就會對應到“絕癥”,不少人當被確診癌癥時就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很多人覺得患癌后的藥費將是個無底洞,而且也無法避免人財兩空的結局,因此不相信醫生也抵觸治療。
我們害怕癌癥,抵觸癌癥,而我們真的了解癌癥嗎——惡性腫瘤是什么呢?惡性腫瘤包括哪些?它們的整體治愈率如何?
癌癥是什么?如何命名的?
癌癥又稱為惡性腫瘤,是一種因細胞生長增殖機制失衡而引起的疾病。很多癌癥病人都會抵觸癌癥兩字,我們一般也會把他們稱為腫瘤病人——一方面是腫瘤有惡性也有良性,聽上去比赤裸裸的癌癥要緩和很多,另一方面是不少腫瘤,比如胃腸間質瘤確實是既有良性也有惡性,很難直接用XX癌來稱呼這個群體。
癌癥的命名方式多樣,最常見的是根據腫瘤組織發生的來源而命名的。癌癥既能被稱為XX癌也可能被稱為肉瘤、母細胞瘤等等。
一般來說,癌主要指來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約占惡性腫瘤的90%。最常見的癌包括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
肉瘤主要是指來源于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肉瘤包括纖維肉瘤、骨肉瘤、橫紋肌肉瘤。
母細胞癌主要指來源于幼稚組織的惡性腫瘤。母細胞癌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等等。
當然還有一些無法歸類的俗稱,比方說淋巴瘤就經常被人稱之為“白血病”。還有一些惡性腫瘤的名字確實是混淆了瘤、癌與肉瘤的概念,也沒什么原因單純是因為“叫習慣了”。
“癌癥”有多少種?
目前我們一發現的惡性腫瘤有一百多種,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大腸癌、肝癌、鼻咽癌、腦腫瘤、肺癌、乳腺癌、宮頸癌、血癌、骨癌等。
其中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患者最為多見。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是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
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
而上面提到的這些癌種其發病率大約占我國全癌種的80%-90%。因此作為健康人,有意識的去預防、早篩這些癌,就能規避80%以上的風險。當然了,有家族惡性腫瘤遺傳史的朋友也需要特別注意檢查該癌種。
癌癥一般是怎么治療的,存活率高嗎?
目前化療、放療和手術一直是癌癥治療的三大主力,但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和經濟條件的提升,免疫治療、抗血管生成治療、靶向治療等等方式也逐漸在多個癌種中普及。
男性中,肺癌的發病率(14.5%)和死亡率(22%)最高——也就是說,在男性癌癥群體中,罹患肺癌的占到了15.5%,因肺癌而死的占到了22%(由此可見肺癌發病率不僅高,死亡率更是比發病率還高了1.5倍左右,情況非常嚴峻)。
男性癌癥發病率其次分別是前列腺癌(13.5%)、結腸直腸癌(10.9%)、胃癌(7.2%)、肝癌(6.3%),死亡率其次則分別是肝癌(10.2%)、胃癌(9.5%)、結腸直腸癌(9%)、前列腺癌(6.7%)。
女性中,乳腺癌發病率(24.2%)和死亡率(15%)最高。女性癌癥發病率其次分別是結腸直腸癌(9.4%)、肺癌(8.4%)、宮頸癌(6.6%)、甲狀腺癌(5.1%),死亡率其次分別是肺癌(13.8%)、結腸直腸癌(9.5%)、宮頸癌(7.5%)、胃癌(6.5%)。
經過合理的治療,癌癥也并非“必死無疑”,根據去年人民日報上刊載的《中國癌癥年報》,2018年我國癌癥臨床期早期的平均治愈率在80%以上,其中早期宮頸癌、肺癌的治愈率為100%!
早期乳腺癌及直腸癌的治愈率為90%!早期胃癌的治愈率為85%!早期肝癌的治愈率為70%!主要發現得早、治療得合理癌癥并非“絕癥”。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于“惡性腫瘤”的常識,歡迎關注良醫匯腫瘤資訊,我們將會耐心為您解答關于癌癥的各類問題。最后,祝您、您的家人和朋友身體健康~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