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標志著秋天的到來
但不意味著氣候有了秋天的感覺
因為常有“秋老虎”相伴
夏季的炎熱也還沒有過去
這時候我們的身體面對換季的影響
養生顯得特別重要
立秋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
也是人體陰陽代謝
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因此秋季養生
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
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宜清淡飲食 滋陰潤燥
立秋時節的飲食養生,如《飲膳正要》所言,“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因此入秋宜注意滋陰潤燥,適當選食芝麻、糯米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夏秋交替時節,身體內部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無機鹽大量消耗,再加上食欲不振,活動減少,整個人的身體狀況處于相對低下的水平,攝入減少而消耗增多。
因此,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維護健康的重要一環,可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和鈣的食物,如番茄、豆類制品等,也可以飲用一些果汁,如橙汁、檸檬汁、番茄汁等既可補充維生素,還可幫助消化、健脾開胃、提高食欲。
早臥早起 保持睡眠充足
重視起居調養,保持充足睡眠。立秋后,起居調養方面,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順應陽氣收斂,卻又不是太過,使肺氣得以舒展。
“春困秋乏夏打盹”,立秋后不僅僅是困,還讓人覺得渾身乏力提不起勁。入秋之后不少人午休少了,加之工作生活壓力大,易熬夜,睡眠時間也就隨之減少。人困乏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睡眠,大家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秋乏的現象出現。
祛暑降溫 防感冒
立秋后,盡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有時暑氣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溫要繼續,不能有絲毫怠慢。同時我們還可以掐按少商穴,少商為手太陰肺經的井穴,可瀉肺經之熱,具有清熱利咽、開竅醒神的功效。
季節變換之期,當隨冷熱變化,適度調整衣著,以利機體適應氣候變化,方得以避免受涼感冒。
適量運動 避免劇烈運動
立秋后濕熱仍沒有完全消退,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煉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于劇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著點。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煉;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以防體力消耗過大,暴曬灼傷皮膚。
神志安寧 少悲憂
“氣定則神閑,神閑則心靜。”秋季五臟歸屬為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煩躁悲憂之情緒。
收斂神氣,才能養氣。有時候,心神消耗的氣血,比身體勞作更多,因此不要讓自己的心思太辛苦。在情志上要忌悲憂傷感,遇傷感事則主動排解,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不妨多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登山等,以消解憂郁、惆悵等不良情緒。
供稿: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二病區/賴祥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