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肺癌術后輔助化療的歷史變遷

    目前手術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首選的治療方法,但只有20%左右的早中期NSCLC患者有手術機會。在完全切除后的NSCLC患者中,仍有40%的I期患者、60%的II期患者和75%的IIIA期患者會在5年內死亡。

    絕大多數手術切除的NSCLC患者,在術后都要進行術后輔助治療,術后輔助治療包括:輔助化療、輔助放療、輔助靶向治療、輔助免疫治療等。本文對肺癌術后輔助化療的歷史變遷進行綜述概括。

    作者:許錦彪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995年NSCLC協作組的一項薈萃分析[1],納入52個隨機對照試驗(RCT),共9387例NSCLC術后患者,旨在評估NSCLC患者術后輔助含鉑化療的有效性,所有輔助化療均在術后6周內開始進行。

    結果顯示,與單純手術組相比,手術加鉑類為基礎的化療組2年生存率提高了3%,5年生存率延長了5%。雖然兩組間總生存期(O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8),但兩條生存曲線始終分開,提示有獲益趨勢,開啟了輔助化療的探索之路。

    隨后在2006年前,肺癌術后輔助化療研究成果引來大爆發。五項臨床研究(ALPI、BLT、 ANITA、IALT和JBR10研究)中,ALPI和BLT研究失敗,ANITA、IALT和JBR10研究取得成功。

    ANITA研究[2]納入來自14個國家101個中心的840例IB-IIIA期(1986版TNM分期)NSCLC患者,完全切除后隨機接受長春瑞濱聯合順鉑(NP組,30mg/m,100mg/m2 2,n=407)輔助治療或不接受輔助治療(n=433)。主要研究終點是意向治療(ITT)人群的OS,次要研究終點是無病生存期(DFS)和安全性。

    最終研究結果顯示,NP組和觀察組的中位OS分別是65.7個月和43.7個月,HR=0.80(95%CI 0.66-0.96,P=0.017),OS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1年OS率、2年OS率、5年OS率和7年OS率分別是2.8%、4.7%、8.6%和8.4%。

    NP組和觀察組的中位DFS分別為36.3個月和20.7個月,HR=0.76(95% CI 0.64-0.91,P=0.002),DFS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6個月、1年、2年、5年和7年的DFS率分別為9%、9.5%、9.6%、8.7%和5.5%。

    NP輔助化療最常見的3-4級血液學毒性是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和FN。其他常見的非血液學毒性包括虛弱、惡性嘔吐、厭食和感染。

    IALT研究[3]入組1867例病理分期為I、II和III期且既往未接受過任何化療或放療的NSCLC患者(參考1986版TNM分期),術后接受輔助化療(932例)或不接受輔助化療(935例) 。主要研究終點是OS,次要研究終點是DFS和安全性。

    在所有接受隨機的1867例患者中,輔助化療組和對照組的2年OS率分別是70.3%和66.7%,5年OS率分別是44.5%和40.4%,5年OS率絕對值提高4.1%,輔助化療組的OS率顯著高于對照組,HR=0.86(95%CI 0.76-0.98),P<0.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輔助化療組和對照組的2年DFS率分別是61.0%和55.5%,5年DFS率分別是39.4%和34.3%,輔助化療組的DFS率顯著高于對照組,HR=0.83(95%CI 0.74-0.94),P=0.003,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達到主要研究終點,5年OS率絕對值顯著提高4.1%,支持完全切除術后的NSCLC患者接受3-4個周期的含順鉑輔助化療。

    JBR.10研究[4]是一項III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納入IB-II期(T2N0、T1N1、T2N1,1986版TNM分期)的NSCLC患者,在接受完全手術治療后6周內,1:1隨機分為輔助化療組和觀察組,其中輔助化療組使用長春瑞濱聯合順鉑的治療方案(順鉑:50mg/m,Q4W,4個周期;長春瑞濱:25mg/m2 2,每周1次,共16周),主要研究終點是OS,次要研究終點是無復發生存期(RFS)、安全性和生活質量(QoL)。

    最終研究結果顯示,輔助化療組和觀察組的中位OS分別是94個月和73個月,HR=0.69(95% CI 0.52-0.91,P=0.009),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輔助化療組和觀察組的5年OS率分別是69%和54%,5年OS率絕對值提高了15%,P=0.03,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輔助化療組和觀察組的中位RFS為NR(尚未達到)和46.7個月,HR=0.60(95% CI 0.45-0.79,P<0.001),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輔助化療組和觀察組的5年RFS率分別是61%和49%,P=0.08,差異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長春瑞濱聯合順鉑輔助治療IB-II期完全切除后NSCLC患者有顯著的生存獲益,且安全性良好。這是迄今輔助化療提高生存率最顯著的報道。

    另外還有2項研究卻沒能證明輔助化療有顯著的生存獲益。它們是BLT研究、ALPI研究,其中BLT研究失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樣本量較小、使用了多種含順鉑的聯合輔助化療方案、中位隨訪時間較短只有29個月以及由15%的患者并不是完全切除的患者;ALPI研究失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使用較古老的絲裂霉素、長春地辛聯合順鉑(MVP方案)三藥聯合化療方案而導致較高的早期死亡和較差的依從性。

    2008年LACE薈萃分析[5]納入以上五項臨床研究(ALPI、BLT、 ANITA、IALT和JBR10研究),共4584例NSCLC患者,中位隨訪時間達5.2 年。結果顯示,輔助化療組OS顯著延長,死亡風險下降11%,5年生存獲益增加5.4%。

    進一步亞組分析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術后行長春瑞濱/順鉑方案的Ⅲ期NSCLC患者生存獲益最大(5年OS率提高14.7%),其次是Ⅱ期(5年OS率提高11.6%),Ⅰ期生存無顯著獲益(5 年OS率提高 1.8%),Ⅰa期患者不能從中獲益;Ⅰb期患者有改善的趨勢,但沒有統計學意義。

    2008年LACE薈萃分析奠定了輔助化療的歷史地位,OS和DFS均有顯著獲益。2015年NSCLC協作組Cochrane薈萃分析[6]結果顯示手術加化療組5年OS率提高4%。

    也就是說從1995年的薈萃分析5年OS率提高5%到2015年Cochrane薈萃分析5年OS率提高4%,期間20年的術后輔助化療療效并無提升。術后采用輔助化療后,復發或死亡風險依舊較高,IB期5年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為45%,II期5年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為62%, III期5年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為76%。

    另外由于化療的毒性,在真實世界中接受輔助化療的患者僅約50%。肺癌術后患者的輔助治療需要繼續探索,探索的方向有:(1)低毒的輔助化療方案(2)加抗血管生成藥物(3)加術后輔助放療(4)抗腫瘤疫苗(5)輔助靶向治療(6)輔助免疫治療。

    其中,2019年ASCO報道的JIPANG研究[7]探討了更低毒性的輔助化療方案。這是一項III期隨機對照、開放標簽的臨床研究,共納入來自50個日本機構的804例病理II-IIIA期 (第7版TNM分期)肺葉或全肺切除術后的非鱗NSCLC患者,術后3-8周內1:1隨機接受長春瑞濱聯合順鉑(25mg/m,D1和8;80mg/m ,D1;Q3W,4個周期,n=402) 或培美曲塞聯合順鉑(500mg/m,D1;75mg/m2 2 2 2,D1;Q3W,4個周期,n=402)輔助治療,主要研究終點是mITT人群的RFS。

    研究結果顯示,在mITT人群中,長春瑞濱聯合順鉑組和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組的中位RFS分別是37.3個月和38.9個月,HR=0.98(95% CI 0.81-1.20),P=0.47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年的RFS率分別是60.7%和58.3%;3年的RFS率是50.2%和51.1%。中位OS分別是NR和NR,HR=0.98(95% CI 0.71-1.35),P=0.434;3年OS率分別是83.5%和87.2%。3-4級發熱性中心粒細胞降低、白細胞計數降低、中性粒細胞降低、貧血的發生率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組更少。

    在長春瑞濱聯合順鉑組和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組中,完成全部4個周期輔助化療的患者分別是87.9% (389例)和72.7%(395例),P<0.001,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JIPANG研究沒有達到主要研究終點,但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更佳。

    E1505研究[8]進一步探討術后輔助化療聯合貝伐單抗的療效。該試驗納入1501例NSCLC術后患者,按1: 1隨機分為化療加貝伐珠單抗組(n=752) 和單純化療組(n=749)。

    最終研究數據顯示兩組OS無顯著差異(危險比HR=0.99; 95%CI 0.81-1.21; P=0.93) 。兩組中位OS均超過72個月。同樣的,作為次要終點的DFS也得到了相似的結果(HR=0.98; 95%CI 0.84-1.14; P=0.5)。該研究表明,接受肺癌切除術的早期NSCLC患者在隨后的輔助化療中加入貝伐珠單抗并不能改善OS。

    低毒的輔助化療方案和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都以失敗告終。輔助化療療效已達瓶頸,最新進展寥寥,術后輔助治療希望更多寄托在術后靶向、術后免疫治療。

    最后關于IB期NSCLC患者術后是否需要輔助化療,IALT研究、JBR.10研究和ANITA研究均未發現輔助化療可給IB期NSCLC患者帶來顯著的生存獲益,大型META分析(LACE研究)亦未在IB期患者中觀察到顯著的生存獲益。但CALGB9633研究[9]的亞組分析顯示,化療能延長腫塊直徑≥4cm的患者的OS(P=0.043)。

    基于以上研究及最近幾年術后靶向治療進展,2021年版的I-ⅢB期非小細胞肺癌完全切除術后輔助治療指南[10]中對肺癌術后輔助化療作了規范:IA術后不需要輔助治療,EGFR突變陰性的ⅠB期NSCLC患者,腫瘤完全切除術后常規不推薦輔助化療;對于其中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推薦進行多學科綜合評估,結合評估意見以及患者意愿,可考慮術后輔助化療(1類證據,推薦)。

    EGFR突變陰性的Ⅱ~ⅢB期NSCLC患者,腫瘤完全切除術后推薦進行輔助化療(1A類證據,一致推薦)。輔助化療的方案推薦采用以順鉑為基礎的雙藥方案,其聯合藥物包括長春瑞濱、吉西他濱、多西他賽、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培美曲塞(僅用于非鱗癌)和依托泊苷;對于無法耐受順鉑的患者,可采用卡鉑為基礎的雙藥方案(1類證據,一致推薦)。

    待患者術后體能狀況基本恢復正常, 可開始輔助化療,一般在術后4~6周開始,建議最晚不超過手術后3個月(1 類證據,一致推薦)。術后輔助化療常規推薦4周期,更多化療周期不會增加患者獲益,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應(一致推薦)。

    參考文獻:

    [1] Chem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using updated data on individual patients from 52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J]. Bmj, 1995, 311 (7010):899-909.

    [2]DouillardJY, Rosell R, De Lena M, et al. Adjuvant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versusobs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IB-IIIA non-small-celllung cancer (Adjuvant Navelbine International Trialist Association [ANITA]): a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Oncol. 2006 Sep;7(9):719-27. doi: 10.1016/S1470-2045(06)70804-X.

    [3]ArriagadaR, Bergman B, Dunant A, et al. Cisplatin-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2004 Jan 22;350(4):351-60. doi: 10.1056/NEJMoa031644.

    [4]WintonT, Livingston R, Johnson D, et al.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vs. observationin 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05 Jun23;352(25):2589-97.

    [5] Pignon JP, Tribodet H, Scagliotti GV, et al. Lung adjuvant cisplatin evaluation: a pooled analysis by the LACE Collaborative Group[J]. J Clin Oncol, 2008, 26(21):3552-3559.

    [6] Arriagada R, Auperin A, Burdett S, et al.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oper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wo meta-analyse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J]. Lancet, 2010, 375(9722):1267-1277.

    [7] Kenmotsu H, Yamamoto N, Yamanaka T, et al. Randomized Phase Ⅲ Study of Pemetrexed Plus Cisplatin Versus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for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Ⅱ to ⅢA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020;38(19):2187-2196. doi:10.1200/JCO.19.02674.

    [8] Wakelee H A , Dahlberg S E , Keller S M , et al.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E1505): an open-label,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J]. Lancet Oncology, 2017:S1470204517306915.

    [9]StraussGM, Herndon JE 2nd, Maddaus MA, et al. Adjuvant paclitaxel plus carboplatin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 in stage IB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ALGB 9633with the Cancer and Leukemia Group B,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andNorth Central Cancer Treatment Group Study Groups. J Clin Oncol. 2008 Nov1;26(31):5043-51. [10]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肺癌學組,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 Ⅰ~ⅢB期非小細胞肺癌完全切除術后輔助治療指南(2021版)[J]. 中華醫學雜志,2021,101(16):1132-1142.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0210-00406.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