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此次公示通過形式審查的藥品共計271個,其中共納入58種抗腫瘤藥物,癌種涉及肺癌、肝癌、乳腺癌等,下面筆者對重點品種做下梳理。
肺癌
靶向藥物方面包括二代EGFR-TKI達可替尼、國產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RET抑制劑普拉替尼、MET抑制劑賽沃替尼。
達可替尼:于2019年5月國內獲批單藥用于EGFR 19號外顯子缺失突變或 21號外顯子 L858R 置換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
伏美替尼:今年3月國內獲批用于治療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
普拉替尼:今年3月24日,普拉替尼國內獲批,用于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的RET基因融合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
賽沃替尼:今年6月22日,小分子MET抑制劑賽沃替尼在中國獲批,國內迎來了首款選擇性MET抑制劑,這也是全球獲批的第3款MET抑制劑。此次納入醫保初審是用于單藥治療既往全身性治療失敗或無法接受化療的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NSCLC患者。
免疫藥物方面,由于已經上市的國產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在去年全部納入最新的醫保目錄中,所以此次新增通過初審的4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均來自國外,主要包括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帕博利珠單抗,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CTLA-4抑制劑伊匹木單抗。而另一款PD-L1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未在名單中,將無緣納入今年的醫保目錄。
肝癌
信迪利單抗:2021年6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準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用于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HCC)患者的一線治療。
這是全球首個獲批用于HCC一線治療的PD-1免疫聯合療法。基于此,信迪利單抗在入選2020醫保目錄后,新適應證再次納入2021醫保目錄初審名單中。
貝伐珠單抗: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T+A”方案)是晚期HCC患者的王牌方案,也是首個獲批肝癌適應證的免疫聯合治療方案,其高達24.0個月的中國亞組總生存(OS)數據更是史無前例。
然而此次阿替利珠單抗并未進入初審名單中,只有貝伐珠單抗進入初審,其在肝癌的適應證為聯合阿替利珠單抗治療既往未接受過全身系統性治療的不可切除HCC患者。
替雷利珠單抗:2021年6月,替雷利珠單抗針對HCC的新適應證上市申請獲NMPA受理,用于既往接受過治療的不可切除HCC患者。
此次批準是基于一項名為RATIONALE 208的關鍵I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替雷利珠單抗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次全身治療的HCC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且總體耐受性良好:整體人群客觀緩解率(ORR)達13.3%,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7個月,中位OS為 13.2個月,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尚未達到(緩解隨訪時間11.7個月),無治療相關死亡事件。若替雷利珠單抗今年入選醫保目錄,肝癌治療格局將發生改變。
阿帕替尼:阿帕替尼是治療肝癌的一款二線靶向藥物,單藥用于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線系統性治療后失敗或不可耐受的晚期HCC患者,目前在肝癌患者中使用也頗為廣泛。
早在《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0)》中已推薦阿帕替尼聯合卡瑞利珠單抗作為肝癌患者的一線治療(Ⅲ級推薦,2B類證據) ,推薦阿帕替尼單藥用于二線治療(Ⅰ級推薦,1A類證據)。
阿帕替尼于2020年底獲得NMPA批準用于接受過至少一線系統性治療后失敗或不可耐受的晚期HCC患者,因為時間原因未能趕上2020醫保目錄,此次,阿帕替尼有很大可能進入2021醫保目錄。
多納非尼:2021年6月,多納非尼獲批用于既往未接受過全身系統性治療的不可切除HCC患者,成為肝癌患者的一線靶向藥物。
這款國產創新靶向藥徹底打破了索拉非尼和侖伐替尼雙龍鼎立的時代,多納非尼也是14年來一線肝癌治療,唯一在單藥頭對頭研究中,生存獲益優效于索拉非尼的藥物,中位OS達到12.1個月,索拉非尼組為10.3個月(侖伐替尼僅為非劣效);在無門靜脈癌栓的患者中,中位OS更是長達21.7個月,顯著優于索拉非尼的15.6個月。
乳腺癌
奈拉替尼是一種口服、強效、不可逆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通過阻斷泛HER家族(HER1、HER2、HER4)及下游信號通路轉導,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
2020年4月,奈拉替尼獲得NMPA批準上市,用于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強化輔助治療。一項ExteNET研究探索了對于早期HER2陽性乳腺癌,在曲妥珠單抗+化療治療后疾病控制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奈拉替尼延長鞏固治療的療效。
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奈拉替尼2年的無病生存率(DFS)為94.2%,而安慰劑組只有91.9%,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HR=0.67;P=0.0046)。在2018年CSCO大會上,徐兵河教授報告了ExteNET臨床研究中針對亞洲和中國患者的5年隨訪數據。
療效方面,與全球數據相比,奈拉替尼在亞洲和中國亞組中顯示出5年無侵襲性疾病生存期(iDFS)相似的獲益。亞洲組復發風險相對降低46%,中國亞組復發風險相對降低40%。
哌柏西利是國內首個獲批的CDK4/6抑制劑,與芳香化酶抑制劑聯用作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HR+/HER2-絕經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初始內分泌治療。一線使用將HR+/HER2-晚期乳腺癌絕經后患者的PFS延長了一倍,已經成為內分泌型乳腺癌患者的首選方案。
阿貝西利是國內第二款獲批的CDK4/6抑制劑,適應證為與芳香化酶抑制劑聯用作為HR+/HER2-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絕經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初始內分泌治療,或與氟維司群聯用治療初始內分泌治療失敗、疾病進展的晚期或轉移性HR+/HER2-女性乳腺癌患者。
不管是哌柏西利還是阿貝西利,目前價格均較高,納入醫保能提高藥物的可及性。
地舒單抗是一款RANKL抑制劑,主要用于實體瘤骨轉移患者的骨骼相關事件的預防。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骨轉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患者的生存時間,是臨床中亟待解決的難題。在一項納入2046例乳腺癌骨轉移患者的III期隨機試驗中,直接比較了地舒單抗和唑來膦酸在延遲或預防骨相關事件的差異。
結果顯示:與唑來膦酸相比,地舒單抗降低了18%的骨相關事件風險;在首次和隨后出現骨相關事件的時間對比中,地舒單抗組也比唑來膦酸組降低了23%的風險。
西達本胺是一款亞型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劑。HDAC控制著細胞的存活、增殖、血管生成、炎癥和免疫,在細胞信號傳導中起著重要作用。
由于HDAC在基因表達中的基本作用以及對組蛋白和非組蛋白的不同影響,它已成為治療多種惡性腫瘤的理想靶點。西達本胺為全球首個亞型選擇性HDAC口服抑制劑。在中國,西達本胺已先后獲批用于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乳腺癌適應證。
艾立布林是一種軟海綿素類細胞有絲分裂微管動力抑制劑,也是第一個單藥治療晚期乳腺癌患者獲得OS改善的化療藥物。2019年7月,NMPA批準艾立布林上市,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種化療方案(包括蒽環類和紫杉類)治療的局部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
STUDY-301研究是對比艾立布林與卡培他濱的III期試驗,結果顯示, 相較于卡培他濱,艾立布林可顯著延長三陰性乳腺癌亞組的中位OS達5個月(14.4 vs 9.4個月,HR 0.702, P =0.006),延長 HER2陰性人群中位OS達2.6個月(16.1 vs 13.5個月,HR 0.77, P =0.026)。艾立布林成為后紫衫時代的優選。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藥品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并不表示其已進入醫保目錄,僅代表經審核該藥品符合相應的申報條件,初步獲得了參加下一步評審的資格。
按照《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目錄調整包括準備、申報、評審、談判、公布結果等多個階段。
形式審查僅是申報階段的一個環節,一個藥品順利通過形式審查后,后面還要經過諸多環節,只有順利通過調整工作的所有環節,才能夠最終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參考來源:
1.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
http://www.nhsa.gov.cn/art/2021/7/30/art_62_5678.html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