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眾位大咖群星閃耀,賽沃替尼全國上市會亮點紛呈!
2021年8月8日,主題為“原研領航,沃創精準”的賽沃替尼(商品名:沃瑞沙)全國上市會將在上海盛大召開,本次會議將邀請到多位國內肺癌治療及相關領域重量級專家與會,共同探討和交流MET等肺癌少見靶點的精準診療現狀,以及賽沃替尼本次獲批對中國患者的重要意義(文末可掃碼觀看直播)。
賽沃替尼療效出色,全球首批開啟中國MET靶向治療新時代
MET基因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的一種重要腫瘤驅動基因,與EGFR、ALK和ROS-1等存在互斥現象,其異常主要包括3種形式: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MET基因擴增和蛋白過表達。
賽沃替尼注冊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leading PI)、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表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MET基因異常的患者并未有較好的臨床治療策略,而在我們認識到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存在之前,多種作用于MET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如大分子單抗以及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在未經選擇的患者中都未展現出顯著的療效。”
圖:MET通路作用機制及變異形式
2014年美國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通過對肺腺癌的mRNA和DNA高通量測序結果進行序列比對分析,發現了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存在并引起了人們注意。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多見于肺腺癌,并且在肺肉瘤樣癌(PSC)中較為富集。
陸舜教授強調:“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發現也對肺癌的精準治療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賽沃替尼前期的探索結果,我們對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患者開展了賽沃替尼的臨床研究。
結果顯示,賽沃替尼在最初入組的幾例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患者中顯示出了非常可觀的緩解率和近期療效,最終分析數據顯示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接近7個月。
在賽沃替尼獲批用于治療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陽性晚期NSCLC之前,國內這部分患者一直缺乏有效的MET靶向治療藥物,臨床上存在著極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很幸運我們當時在這部分人群中的探索獲得了成功,并且走在了世界前列。”
入組預后不良人群,賽沃替尼療效優勢依舊明顯
由陸舜教授作為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最新發表在《柳葉刀·呼吸醫學》(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1]上的題為“Once-daily savolitini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s and othe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s harbouring MET exon 14 skipping alterations: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study”研究,對賽沃替尼治療中國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局部晚期或轉移性PSC或其他NSCLC亞型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了評估。
陸舜教授表示:“PSC是一種高度異質性腫瘤,預后較差且治療選擇較少。賽沃替尼的這項研究共納入70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陽性、組織學類型為PSC或其它NSCLC亞型的患者,其中PSC患者數量超過超過了1/3(25例)。
此外,研究中還納入了較高比例的高齡、經治PSC患者,因此難治性程度更高。不過就算如此,我們依然能看到賽沃替尼為患者帶來了非常可觀的療效。”
研究結果顯示,中位隨訪時間17.6個月,在所有使用賽沃替尼治療的受試者中,客觀緩解率(ORR)達到42.9%(95%CI:31.1%~55.3%),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6.8個月(95%CI:4.2~9.6個月)。
無論是PSC亞型患者(40.0%)抑或是其他NSCLC亞型患者,PFS在各亞組中均具有臨床意義,患者的總體疾病控制率(DCR)達到82.9%(95%CI:72.0%~90.8%)。
圖:賽沃替尼顯著改善預后較差PSC患者生存
陸舜教授強調:“通常而言,驅動基因陽性的肺癌患者容易產生腦轉移,而如果一個TKI類藥物不能很好的控制顱內病灶,這是令人遺憾的。
當前這項研究入組的基線合并腦轉移的患者占比較高,部分腦轉移患者在應用賽沃替尼后顱內病灶得到了較好的控制,顯示出了藥物良好的透腦性能。賽沃替尼存在的療效優勢為難治、經治以及腦轉移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基于該研究結果,2021年6月22日,賽沃替尼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
中國原創藥物的探索之路艱辛,賽沃替尼的研發可謂十年磨一劍
從認識到MET信號通路與腫瘤有關,到確認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為致癌驅動基因,可作為MET抑制劑的作用靶點,這中間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而作為創新藥物,賽沃替尼從研發到上市,在其臨床研究的探索過程中,也面臨過很多困難,前后共歷經10年時間。
陸舜教授指出:“在研究最開始的時候,如何找到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這部分患者是我們所面臨的難點。
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屬于相對少見的靶點,而在啟動這項臨床研究的時候二代測序技術還沒有大規模在院內應用,因此我們通過納入PSC患者來富集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患者,提高研究成功的可能性。
在確定賽沃替尼療效后,我們再將適應人群拓展到所有NSCLC亞型的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患者中。”
此外,賽沃替尼治療其他類型實體瘤的早期臨床研究最先在澳大利亞人群中開展,這部分人群體型相對較大,因此采用的藥物劑量為每日600 mg。中國人群體型相對較小,尤其是對于女性患者而言,在該藥物劑量下藥物毒性可能相對較高。
經過國內臨床試驗的不懈探索,最終賽沃替尼的治療劑量被確立為:體重小于50 kg的患者采用每日400 mg的藥物劑量,大于50 kg的患者采用每日600 mg的藥物劑量。
陸舜教授指出:“藥物靶點、藥物適應人群以及藥物劑量的探索是賽沃替尼應用于中國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臨床研究的三大主要難點,也是中國原創藥物臨床研究探索的創新之點,我們結合中國患者自身的特點不斷在摸索前進,并走上了成功之路。”
精英薈萃亮點紛呈,大咖共話MET基因變異肺癌檢測及治療最新進展
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獲批用于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陽性NSCLC的靶向治療藥物,賽沃替尼的本次全國上市會,將于8月8日上午8時-12時20分在上海召開,大會特別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擔任主席并致辭,還特別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陳凱先院士,發表“中國醫藥創新力量崛起”的特別致辭。
此后陸舜教授、程穎教授將主持亮點紛呈的學術分享環節:和黃醫藥首席科學官蘇慰國博士將揭秘賽沃替尼這一民族創新藥物的研發歷程;陸舜教授將回顧賽沃替尼的臨床研究和上市征途;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武春燕教授將解讀MET基因異常的檢測方法;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虞永峰教授則將以“探索ctDNA動態監測及MET耐藥機制”為題做報告,會議還將設置多個討論環節,多位專家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開互動。
賽沃替尼的獲批上市,無疑將翻開中國肺癌及少見突變靶向治療的新篇章,本次的全國上市會也將聚焦靶向治療、檢測與藥物研發等多方面內容,帶來一場盛大的學術盛宴。
參考文獻:
[1]Lu S, Fang J, Li X, et al. Once-daily savolitini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s and othe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s harbouring MET exon 14 skipping alterations: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study[J].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21.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