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轉移是癌癥患者最為擔心害怕的事情。一般情況下,癌癥轉移分為局部和全身性轉移兩種。
局部浸潤發展較為迅速,在癌腫出現、不斷增長接觸到周圍組織后,癌細胞就可對周圍形成浸潤。而遠處轉移,則主要依靠了體內的循環系統,也就是血液循環、淋巴系統等!
癌癥手術,僅僅是切除了癌腫以及部分正常組織,但對周圍散落、肉眼不可見的癌細胞,卻并不能做到完全清除,有的癌細胞甚至小于10微米以下。如果患者在手術后沒有積極進行后續治療、飲食或生活水平調整不到位、免疫力過度低下,都可能會再次復發!
癌癥轉移到不同部位,癥狀也不相同,大約20%-40%癌癥會發生腦轉移,尤其是肺癌和乳腺癌,而由于大腦結構的特殊性,所以一旦發生,也是比較危險的,要注意防患,
如果出現進行性加重的頭痛,并伴有惡心嘔吐、癲癇(手抖、嘴抽、不能好好說話等)、四肢無力疲勞、平衡障礙(站立或行走不穩)等癥狀時,要警惕腦轉移,及時就醫。
肺有幫助心臟行血的作用,而癌細胞又會隨著氣血的運行至肺臟,血供豐富,更容易“吸引”癌細胞停留。出現肺轉移后,患者常有胸悶、胸背疼痛、呼吸困難、乏力、喘息、刺激性咳嗽、血痰等癥狀。
骨轉移也是比較多見的一種,原因很簡單,就是骨髓是我們造血系統存在的部位,所以當血液經過癌組織時,可“捎上”癌細胞,并送到骨髓當中,從而出現骨轉移,再加上骨髓當中的營養也比較豐富,可以很好地滿足癌細胞的生長所需。
當發生骨轉移后,最突出的癥狀就是疼痛,到了后期很多患者往往難以忍受,很多患者還容易出現病理性骨折。部分患者還可伴有貧血、消瘦、低熱、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
大約70%的患者出現脊柱轉移,尤其是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腎癌等癌癥。而這個部分之所以容易轉移,主要是源于它的造血功能吸引了癌細胞。
當出現脊柱轉移后,患者常有脊椎的疼痛,如腰背痛、肩部疼痛等,但是常被當做是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病,所以要注意辨別;此外,當脊髓壓迫較重時,患者還可出現雙下肢無力、麻木、大小便難解等表現,甚至癱瘓。
中醫上認為,癌癥患者盡管經手術、放化療等治療,但仍然存在殘余毒邪,正氣會進一步虧虛,正不抑邪,毒邪、淤血、痰濁相互膠結,加之患者對身患癌癥的恐懼悲觀因素影響,容易致癌癥轉移。
中醫將扶正固本、化痰散瘀、疏肝解郁諸法有機結合起來,而不是簡單的累加,可更為有效地控制癌癥的轉移。
具體分析每一位病人的不同情況,分辨病期早晚、病理類型、詳辨虛實緩急,掌握好扶正與祛邪,治本與治標等,為每位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療措施。積極配合使用中醫藥進行防治,能有效降低癌癥的復發率和轉移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患者同時也必須要重視復查,治療結束時間越近復查越頻繁,大多數癌癥推薦2年之內每3-6月復查1次,2-5年內每年復查1次,當然還要結合具體情況,這也是早發現、早治療的策略!
精神狀態也影響著腫瘤發展、病人擔心、害怕也難免,盡可能地放松心情,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良好心態是戰勝疾病最基本的要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