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兵(化名)今年50多了,2018年查出腸道息肉,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手術,2019年又長出來了,又做了手術,但是他明顯感覺到身體虛弱,中氣不足,除了很多補品還是無法恢復到手術前的狀態。
“我最害怕的還是癌變,畢竟做了2次手術了,醫生告訴我這是管狀腺瘤,好好養護,再不注意就可能變成癌癥了……”
拒絕坐等癌癥,尋求中醫藥幫助
與其等待,不如提前干預,去哪里治?用什么法子治?怎么做比較穩妥?唐兵問了很多人,決定試試中醫藥,聽說李忠教授治療效果很好,趕緊掛了號,來門診接受治療。
了解李忠教授 忠解癌狀態
這個患者屬于防癌意識很強的,在西醫院做完手術,趕緊尋求阻止癌變的辦法。因為及時,而且患者自己也積極配合,效果很好!息肉沒有再長,他總算心里踏實了不少。
中醫腫瘤臨床專家李忠教授提醒大家:臨床上,腸道息肉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往往是癌變的前兆,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最多見。腺瘤息肉癌變與其大小、形態和病理類型有關。
中醫防癌有良方
唐兵的腸息肉便屬于結腸癌的癌前病變范疇,容易演變為惡性腫瘤。此時介入中藥調理,可改善患者因病變產生的不適癥狀,調理身體內環境,增強患者的免疫力,防治腫瘤的發生。這也是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具體體現。
李忠教授提醒已經長過息肉的患者:要想降低腸道息肉復發風險,除了定期檢查和進行中醫藥治療外,還要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少吃高熱高脂食物,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類,多吃蔬菜和多運動,戒煙限酒等。只有避免接觸危險的外在因素,才能降低復發率。否則即便息肉去除了,在腸粘膜繼續受到刺激的情況下,依舊容易復發。
加工肉類最好少吃或不吃
此外,肥胖、高血脂、有息肉家族史的群體更易反復長息肉。且因腸道自身的結構復雜,在檢查和治療過程中容易導致漏診,從而給息肉再次復發提供了機會。因此建議有慢性腸道疾病的人群積極進行治療。
癌前病變不容小覷,一旦發展成為癌癥,便更加難以控制,對身體的危害也更大。而除了腸息肉外,其他腫瘤的癌前病變時期也可接入中藥治療,在西醫治療的同時輔以中藥調理,可控制癌細胞的產生與擴散,獲得最好的臨床療效。
“治未病”,要在癌癥未發生前開始!
關于文中提到的李忠教授 忠解癌狀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