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出現,改寫了婦科惡性腫瘤治療手段相對單一的局面,特別是對于不可手術切除的晚期患者。本期“例例聲輝”分享一例來自恩沃利單抗II期臨床試驗分中心北京腫瘤醫院的晚期子宮內膜癌伴多發淋巴結轉移患者應用PD-L1納米抗體恩沃利單抗治療的案例。
▎患者基本情況
2019-1-16 頸部CT
2019-1-17 胸部CT
盡管目前針對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手術、化療或放療,但存在患者術后高比例的復發率或轉移率,以及藥物的不良反應或多藥耐藥的問題。免疫治療作為第四大抗腫瘤治療方法,在婦科惡性腫瘤中逐漸成為重要支柱。
根據基因圖譜,子宮內膜癌可分為4型,分別為POLE突變型、微衛星不穩定性(MSI)、低拷貝型和高拷貝型。多基因突變在腫瘤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錯配修復基因(MMR)在細胞內負責修復堿基錯配,復制錯誤陽性或MSI會在錯配修復基因突變的情況下發生,從而促進腫瘤發生。
由于子宮內膜細胞具有頻繁的DNA復制,因此堿基錯配率及MMR基因突變率高。MSI腫瘤突變負荷增加,對應的PD-1和PD-L1表達增高,更易從PD-1/PD-L1抑制劑中獲益[1,2]。部分學者認為,MSI可作為免疫治療反應的生物標志物,使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接受抗PD-1/PD-L1治療,并從中獲益[3]。
而在2020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年會上發表的恩沃利單抗治療MSI-H/dMMR晚期實體瘤的單臂、多中心II期研究[4]結果顯示,客觀緩解率(ORR)在晚期結直腸癌、晚期胃癌、其他實體瘤和所有人群中分別為43.1%、44.4%、40.0%和42.7%,12個月總生存(OS)率則為72.9%、83.3%、75.0%和74.6%。這一研究結果顯示出恩沃利單抗單藥治療既往至少一線治療失敗的MSI-H/dMMR晚期實體瘤療效顯著且持久,為這類患者的治療帶來新希望和新選擇。
目前免疫治療已成為婦科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一環,但臨床應用較為局限,探尋免疫治療與手術、化療、放療之間的交叉聯合,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質量的研究方向之一。
[1]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 Kandoth C, Schultz N, et al. Integrate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J].Nature. 2013 May 2;497(7447):67-73.
[2]Pakish JB, Jazaeri AA. Immunotherapy in Gynecologic Cancers: Are We There Yet?[J].Curr Treat Options Oncol. 2017 Aug 24;18(10):59.
[3]Bruegl AS, Kernberg A, Broaddus RR. Importance of PCR-based Tumor Test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Lynch Syndrome-associated Endometrial Cancer[J].Adv Anat Pathol. 2017 Nov;24(6):372-378.
[4]沈琳等.Envafolimab(KN035)單藥治療MSI-H/dMMR晚期實體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單臂、多中心II期研究.[J].2020 CSCO年會論文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