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已經成為了當前全球最為常見的癌癥,加之治療難度大,由于吸煙導致的肺癌死亡占所有肺癌死亡的43%。而吸煙,將導致罹患肺癌的概率上升23倍。
肺癌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健康殺手。在中國,3.2億煙民共消費了全世界44%近半的煙草。
其中中國男性醫務工作者的吸煙率達到46%,而其他發達國家都在10%以下。如美國這一比例為9%、新西蘭為5%,澳大利亞僅為3%。近半中國的醫生都是資深煙民,這還需排除掉吸煙率相對較低的女性。
近日,對于癌癥患者治療中同樣存在“吸煙有害健康”,又有了新的證據。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WHO/IARC)的研究團隊,在《內科學年鑒》(Ann Intern Med)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研究結果表明:戒煙可以顯著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我們看數據說話:
肺癌患者樣本中,戒煙者較持續吸煙者從確診到死于肺癌的中位時間長22.8個月。戒煙者的總體死亡率較隨訪期間持續吸煙者降低了33%,肺癌特異性死亡率相對降低了25%。
研究截圖
該研究來自研究團隊在2007年至2016年間,從俄羅斯國家腫瘤醫學研究中心招募了517名確診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吸煙者,每年進行隨訪直至2020年。
在隨訪期間,研究人員記錄了患者的健康狀況、腫瘤復發和轉移,以及是否戒煙(若戒煙,則記錄戒煙時間)。如果研究對象在隨訪期內成功戒煙且不復吸,則他們被分至戒煙組。若戒煙的研究對象發生復吸的情況,則他們依舊被分至持續吸煙組。
隨訪期間,220名(42.5%)研究對象報告已經戒煙,其中157人(71.3%)在確診腫瘤后不久和接受第一次治療之前戒煙,33人(15%)在開始治療后但在確診的第一年戒煙,30例(13.7%)患者在確診一年后戒煙。
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的中位總生存時間為5.2年,3年和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65.1%和50.9%。戒煙組與持續吸煙組的患者相比,中位總生存時間和腫瘤無進展生存期增加了21.6個月。
戒煙的早期NSCLC患者與確診后持續吸煙的患者的生存率比較
確診早期NSCLC后戒煙可以對患者之后的死亡率和腫瘤無進展生存率產生重要影響。與隨訪期間持續吸煙的患者相比,戒煙者的總體死亡率降低了33%,肺癌特異性死亡率降低了25%。而且戒煙對早期和晚期腫瘤患者、輕中度和重度吸煙患者,以及接受和未接受化療或放療的患者的保護作用相似。
戒煙,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
肺癌患者需采取更多的措施來鼓勵吸煙者戒煙,以及減慢腫瘤進展,獲得更高幾率的長生存期、低死亡率。
同時,我們更應該在還未患病前做到“防患于未然”。
戒煙,任何時候都不晚!
不僅僅是肺癌,與吸煙直接相關的癌種包括:肺癌、肝癌、胃癌和食道癌。這些治療難度極大的癌癥都與吸煙有密切關系。這個長長的列表包括:食道癌(風險上升3.9倍),口腔癌(風險上升5.7倍),胃癌(風險上升1.9倍),直腸癌(風險上升1.4倍),肝癌(風險上升2.3倍),胰腺癌(風險上升1.6倍),膀胱癌(風險上升3.9倍)。
還有非癌癥以外的疾病:冠狀動脈性心血管疾病2-4倍,中風2倍,周圍性血管疾病10倍。此外還有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糖尿病等疾病也與吸煙有密切關系……
而為了戒煙,不少煙民提出通過電子煙來代替傳統香煙也并不可取,電子煙并非宣傳所說那樣健康完全無害。
電子煙是通過加熱電子煙液,將液體霧化后傳送到人體的呼吸系統。而電子煙液主要含尼古丁(部分產品稱不含有)、溶劑(丙二醇、甘油等,約占煙液質量的90%)、香精(調配成各種口味)。
由于電子煙不產生傳統煙草燃燒所生產的煙霧,基本不含焦油,這被人們認為比傳統煙草更安全。但真正的現實是:煙液中大多都含有尼古丁,而尼古丁是人們吸煙上癮的根源。
尼古丁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級致癌物。使用電子煙的尼古丁攝入量與吸食方式有關,與傳統煙草相比,可能吸收量更低,也可能更高。
而幫助戒煙?更是無稽之談。美國的一項近1500人的隊列研究顯示電子煙對減少傳統煙草使用或戒煙沒有效果。不僅電子煙的戒煙作用未被確證,它還讓吸煙者出現了傳統煙草、電子煙雙重使用的后果。
所以,對于煙草來說,無論是什么方式,對健康而言都是有百害無一益的。
吸煙有害健康,這句話真不是說說而已。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