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2021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于9月8日-14日以線上虛擬會議形式召開,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療仍是本次大會關注度最高的精華部分之一,靶向治療主力藥物和各種在研新藥紛紛公布最新研究結果,內容堪稱精彩紛呈。
在本屆WCLC大會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教授作為主要研究者,匯報“Pelcitoclax(APG-1252)聯合奧希替尼治療 EGFR TKI耐藥非小細胞肺癌(NSCLC) 患者的Ib期研究”(摘要號:MA02.06)”,pelcitoclax這款在研新藥的前景如何?又將如何影響EGFR突變陽性NSCLC患者的靶向治療?醫學界腫瘤頻道特邀張力教授,對這項研究的內容和意義進行了深入解讀。
EGFR-TKI耐藥處理熱度依舊,
新方案層出不窮
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目前已成為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在全球已經獲批用于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一線和二線治療,早中期NSCLC術后輔助治療。因此,奧希替尼的耐藥后治療方法探索成為肺癌領域專家關注的熱點。奧希替尼的機制整體上呈現“碎片化耐藥”的特點,EGFR依賴性耐藥、旁路耐藥等機制均有較多解決方案。
臨床實踐中往往需要根據基因測序結果,對耐藥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部分耐藥患者目前尚無可用的精準治療藥物,可能需要用回療效有限、副作用較大的標準化療,這種不盡人意的治療現狀,也提示研發新型治療手段的迫切性,而pelcitoclax就是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一種候選新藥。
作為一種BCL-2/BCL-xL雙重抑制劑,pelcitoclax在EGFR突變NSCLC臨床前模型中,與奧希替尼表現出協同抗腫瘤作用,且對奧希替尼敏感/耐藥模型均有抗腫瘤活性,因此用于一線治療有望延后奧希替尼耐藥的出現,在破解耐藥中可能也有一席之地。本次由張力教授匯報的這項臨床早期研究,就對pelcitoclax+奧希替尼聯合方案的效果進行了初步驗證。
Pelcitoclax+奧希替尼體現初步療效,安全性可控
研究設計
該研究目前仍在進行中,本次報告的數據共納入33例患者,中位年齡為56歲,85%患者既往接受過≥2輪系統性治療。20名療效可評估患者中,研究者共觀察到3例部分緩解(PR),包括2名具有T790M突變的奧希替尼耐藥患者。張力教授表示,在奧希替尼耐藥患者中僅觀察到2例出現PR的情況,也提示TKI耐藥的機制相對復雜。
患者基線情況
研究團隊后續將從生物標志物角度進行進一步分析,明確pelcitoclax+奧希替尼聯合治療在耐藥患者中的有效群體。張力教授還透露,對未接受過奧希替尼治療的患者,pelcitoclax+奧希替尼治療的客觀緩解率超過50%,對緩解持續時間(DoR)等指標的后續評估仍在進行中。
療效結果
在研新藥的安全性是臨床工作者高度關注的信息,研究報告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主要為:谷草轉氨酶(AST)升高(57.6%)、谷丙轉氨酶(ALT)升高(51.5%)、血小板減少(36.4%)、淀粉酶升高(27.3%)、血肌酐升高(24.2%)、白細胞減少(21.2%)、貧血(18.2%)或皮疹(12.1%)。
張力教授指出:“這些不良事件多數屬于實驗室檢查結果異常,有癥狀的不良反應并不常見,其中一過性血小板減少是BCL-2抑制劑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研究中共出現1例劑量限制性4級血小板減少癥(240毫克組),但患者不會有明顯的出血傾向和相關癥狀,2-3天后血小板指標就可恢復正常。”
安全性結果
破解奧希替尼治療耐藥,
已開展的其它研究同樣值得期待
奧希替尼的國內外適應證已經涵蓋早中期輔助治療和晚期一線、二線治療,基于多項亮眼的研究結果,該藥在肺癌領域的適用人群廣泛。目前,張力教授還在帶領團隊對EGFR突變陽性NSCLC靶向治療開展多維度的探索,如一線治療中探索基于奧希替尼的聯合靶向治療方案等,但多數研究尚處于早期階段。
張力教授特別指出,“目前奧希替尼仍是EGFR突變陽性患者一線治療的標準方案,臨床研究以外還不建議一線治療使用聯合方案,需要等待臨床III期研究的結果。”
此外,對奧希替尼耐藥患者的治療,不僅是EGFR突變靶向治療的疑難點和關注熱點,還是多種在研新藥首選探索的適應證,目前已有EGFR/c-MET雙抗及部分相關靶點的抗體偶聯藥物(ADC)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后續成果值得期待。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內科主任,博導,肺癌首席專家
中國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試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常務理事
CSCO-免疫治療專家委員會候任主委
廣東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榮譽主任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精準醫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特支計劃”杰出人才(南粵百杰)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肺癌的診療規范及應用方案的精準化研究項目負責人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