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個現代文明社會發展下的高發疾病。
為什么會發生糖尿病?
科學家研究,在人體的基因里面是有專門控制攝取糖的基因。
這本身沒有什么問題。
因為在農業社會之前,人類獲得能量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水果、各種雜糧、狩獵的動物、魚類。
這些里面的糖含量比較低,并且有季節性,也就是獲得能量不穩定。因此人們總是處于吃不飽的狀態。
而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定的控制,以便于更多的能量,這時候攝糖基因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到漢唐以后,逐漸小麥和水稻被馴化,溫飽問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自然災害、戰爭等,老百姓還是處于饑寒交迫之中。因此攝糖基因還是在發揮重大作用。
進入現代社會,隨著科技攻關,各種糧食的產量大幅提高,尤其是袁隆平院士團隊的雜交水稻的成功,使中國人碳水化物的攝取大幅度增加。
那么問題也來了?攝取糖的基因還在工作,你提供的多,我就要,結果攝取過度,糖過量了。于是糖尿病大規模發生,爆發式增長,各個糖尿病科爆滿。
那么從中醫的角度怎么認識呢?
糖尿病患者的癥狀通常叫“三多一少”。
就是口干、多飲、多尿、體重下降。
不要復雜考慮,單純從這些臨床癥狀來分析一下中醫的病機。
口干、多飲中醫認為是陰虛的表現。多尿是腎陽不足。日久氣陰虧虛可見體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一般尿液渾濁,現代檢驗有尿糖、尿蛋白。這屬于中醫濕濁的范疇。
因此氣陰虛、濕濁是主要核心病機。
那么怎么治療?
今天介紹一個名老中醫施今墨的經驗,藥物平和中正,可以提供大家參考使用。
蒼術 玄參 黃芪 山藥
其中蒼術可化濕濁之氣,10-15
玄參可滋陰清熱,15-30
黃芪補氣升陽 10-30
山藥健脾益氣固精 10-30
現代醫學研究上述藥物均有降糖功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