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民間抗癌絕技「靶向藥劑量翻倍」到底靠譜么?

    靶向藥,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腫瘤抑制劑,并不是腫瘤殺滅劑,因此幾乎所有的晚期實體瘤患者接受靶向治療,有朝一日都是會耐藥的。

    由于已經上市的靶向藥總類是有限的,針對某個特定突變或者某一類腫瘤有效的靶向藥更是少之又少。比如,ROS1突變、RET突變等特異性突變,目前全國上市的靶向藥只有1個;相對較多的,比如EGFR突變,目前也只有1代、2代和3代,3大類藥物,先用1代或者2代,后續真正有機會用上3代的病人,大約只有30%-40%(一部分病人耐藥后,腫瘤爆發進展,很快就去世了,壓根沒有機會去做二次活檢或者液體活檢,沒有機會用上第三代藥物;有機會二次活檢、基因檢測的,也只有不到50%的病人真的攜帶T790M突變)的病人。

    因此,為了讓目前正在使用的靶向藥,盡可能多維持一段時間,不少民間抗癌斗士,發明了很多的自創小技巧,比如:靶向藥輪換,靶向藥聯用,靶向藥劑量加倍……這些民間抗癌絕技,到底是否靠譜?是對所有情景都靠譜,還是只適用于少數病人?亦或是壓根就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無理取鬧?今天,先來說一說靶向藥劑量加倍這件事。

    絕大多數藥物,不管是什么類型的藥物,一般而言劑量越大副作用越大。因此靶向藥劑量加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首先一定要確保病人不良反應能耐受,否則還沒起效病人先死于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肯定是得不償失。

    其次,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對于大多數靶向藥,如果用藥一段時間,已經出現了身體顱內、顱外多處病灶的廣泛進展,這時候希望簡單通過藥物劑量翻倍取得較好的療效,是不太可能的。哪怕短時間,一兩周內還能壓制住耐藥的癌細胞,也很快就去失去療效。

    這一點,是有臨床研究數據支持的:2014年荷蘭的J.L.Kuiper教授就報道過,在特羅凱常規劑量(150mg,每天一次)單藥治療耐藥的晚期肺癌患者中,嘗試高劑量沖擊治療(最高劑量嘗試到1500mg一次,提高10倍),11名患者接受了這樣的探索性的治療,結果只有1人有效,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期只有1.6個月,堪稱非常失敗了。

    從那以后,雖然民間還有零零星星的病友,執著地進行類似的嘗試,但是學術界已經不再開展類似的嘗試了。

    不過,靶向藥劑量加倍也不是一無是處,對于一些特殊的病情或者特殊的病人,的確是有一定科學價值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EGFR L858R突變的病人相比于EGFR 19缺失突變的病人,是更難治的,同樣劑量的同一代靶向藥治療后,L858R突變的病人療效更差,表現為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期和中位總生存期更短。既然這樣,有學者就嘗試一上來就給L858R突變的病人使用更高劑量的靶向藥,看看是否可以逆轉這類病人先天的劣勢。

    近期,一項我國學者主持的2期臨床試驗,給出了積極的陽性結果。253名晚期EGFR突變肺癌入組,86名L858R突變的病人接受常規劑量的凱美鈉治療,另外90名L858R突變的病人接受劑量加倍的凱美鈉治療,另外還有77名19缺失突變的病人接受常規劑量的凱美鈉治療。

    結果顯示:三組的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期分別為9.2個月、12.9個月和12.5個月,也就是說接受常規劑量治療的L858R突變的病人的確生存期短于19缺失的病人,但是接受加倍劑量靶向藥治療的L858R突變的病人生存期已經可以媲美19缺失的病人了。

    同理,三組的有效率也是類似的規律,分別是48%、73%和75%——因此,對于L858R突變這類天生就對靶向藥敏感性差一些的突變,酌情加倍劑量,或許是未來值得探索的方向。

    民間抗癌絕技「靶向藥劑量翻倍」到底靠譜么?

    另外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是腦轉移患者,由于絕大多數靶向藥透過血腦屏障的能力不是100%(事實上能有50%就已經很牛逼的,普通的靶向藥一般都低于10%甚至低于5%),因此存在一種情況:靶向藥使用后,顱外病灶控制的很不錯,但是腦部進展了;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靶向藥對付顱外病灶依然是有效的,而對付腦轉移之所以無效是由于濃度不足。這類病人,在患者副作用能耐受的前提下,加大劑量有一定可能性是有效的。

    比如,吳一龍教授開展的奧希替尼加倍劑量治療肺癌腦膜轉移的臨床試驗,就是初步成功的。此外,其他癌種里也有零星的成功案例。比如,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開展的多中心2期臨床試驗PATRICIA研究,近期就報道了初步的、陽性的結果,39名HER2擴增、合并腦轉移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帕妥珠單抗聯合加倍劑量的赫賽汀治療。

    結果顯示:顱內的客觀有效率為11%,4個病人腦轉病灶明顯縮小;而臨床獲益率可達68%,其中有2個病人療效維持時間已經超過2年。不過加倍劑量的HER2雙靶治療,不良反應也不容小覷,有2個病人由于3度不良反應(心臟毒性以及癲癇發作)需要永久停藥。

    綜上所述,民間抗癌絕技“靶向藥劑量翻倍”,并非一無是處,但是需要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精選一部分病人、特殊的病情條件下,密切關注不良反應前提下,方可酌情嘗試。


    參考文獻:

    [1]. JL Kuiper, D A M Heideman, E Thunnissen , et al. High-dose, weekly erlotinib isnot an effective treatment in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patientswith acquired extracranial progressive disease on standard dose erlotinib.Eur J Cancer. 2014 May;50(7):1399-401.

    [2]. XiLi, Li Zhang, Da Jiang, et al. Routine-Dose and High-Dose Icotinib in Patients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rboring EGFR Exon 21-L858R Mutation:the Randomized, Phase II, INCREASE Trial.

    [3]. 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02822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