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
近年來,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不斷上升,且呈低年齡化趨勢。
2021年,醫學界攜手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乳腺外科吳克瑾教授團隊、山東省腫瘤醫院乳腺病中心王永勝教授團隊、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廖寧教授團隊共同舉辦“點亮粉紅絲帶”線上活動,呼吁女性關注乳腺健康,及時篩查!
讓人聞風喪膽的乳腺癌,是如何征服你的胸,搞定你全身?
實際上它只用了三步。
乳腺癌,只需三步就可以“搞定”你
在致癌因子作用下,正常的乳腺細胞發生基因突變,乳腺癌細胞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一眾乳腺細胞之中,擅長偽裝蟄伏,需逃過免疫系統的監視。
乳腺癌細胞干啥啥不行,有絲分裂第一名,躲過監視,便可野蠻生長,呈現出無序、無限制的惡性增生。
乳腺癌細胞隊伍無聲無息地就壯大起來,擠壓并侵蝕破壞周圍的正常組織,破壞乳房的正常組織結構。
狡兔三窟,狡猾的乳腺癌細胞很早就可乘淋巴管環游全身,看著舒適的地方就安營扎寨,繼續繁衍生息,到一定時候就繼續擠壓并侵蝕破壞周圍的正常組織。
當全身都被乳腺癌細胞占領,此時,就為時已晚。
雖然三步搞定你,但這三步也是走得很漫長。
通常認為從最初腫瘤細胞上的變化到增生,并用乳房X線照相術能夠檢查到需要6~8年。
晚期乳腺癌中位總生存期僅2~3年,5年生存率僅約25%。
如果,早期階段發現并進行規范化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5%,II期患者也能達到80%以上。
但在我國,女性早期乳腺癌檢出率僅有20%~25%。
早發現、早診斷,才能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而這也是乳腺癌診治的熱點和難點。
如何實現乳腺癌早發現、早診斷?
以下癥狀往往是乳腺癌的“胸”兆:
▍影像學檢查
1.乳腺X線檢查
乳腺X線檢查可降低40歲以上婦女乳腺癌死亡率。
建議每側乳房常規應攝2個體位,即頭足軸(CC)位和內外側斜(MLO)位。
但乳腺X線對40歲以下及致密乳腺診斷準確性欠佳。
不建議對40歲以下、無明確乳腺癌高危因素或臨床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婦女進行乳腺X線檢查。
2.乳腺超聲檢查
乳腺超聲檢查是目前做為乳腺癌篩查較為有用的手段,目前超聲檢查以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分類來做為乳腺結節的分級標準。
3.乳腺MRI檢查
MRI檢查可作為乳腺X線檢查、乳腺臨床體檢或乳腺超聲檢查發現的疑似病例的補充檢查措施。可與乳腺X線聯合用于BRCA1/2基因有突變攜帶者的乳腺癌篩查。
▍實驗室檢查
腫瘤標志物:
CA153是乳腺癌相對特異的標志物。在早期乳腺癌增高不明顯,大幅增高多見于晚期轉移性乳腺癌。
雖然CA153單獨檢測對于早期乳腺癌診斷價值不高,但是CA153可用于預后評估,術前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準確評估可以有效防止乳腺癌過度治療或是治療不足。
▍一般人群婦女乳腺癌篩查指南:
-
20~39歲
不推薦對該年齡段人群進行乳腺篩查。
-
40~45歲
(1)適合機會性篩查。
(2)每年1次乳腺X線檢查。
(3)對致密型乳腺(腺體為c型或d型)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
45~69歲
(1)適合機會性篩查和人群普查。
(2)每1~2年1次乳腺X線檢查。
(3)對致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
70歲或以上
(1)適合機會性篩查。
(2)每2年1次乳腺X線檢查。
參考文獻
[1]趙樸. 超聲檢查在乳腺癌診斷中的臨床效果探析[J]. 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04:77.
[2]毛惠濱,江玉華. MRI檢查在乳腺癌診斷中的價值體會[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15:153-154.
[3]李興剛. 如何警惕乳腺癌早期癥狀[J]. 保健文匯,2019,10:56.
[4] 張士福,張彬. 乳腺癌發病機制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0,18:2605-2607.
[5]鄭瑩,吳春曉,張敏璐. 乳腺癌在中國的流行狀況和疾病特征[J]. 中國癌癥雜志,2013,08:561-569.
[6]張征,宋暉,孫太明,汪瑾. 乳腺癌早期診斷及防治因素分析[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06:641-643.
[7]張代蕾. 乳腺癌早期診斷研究取得重要進展[J]. 老同志之友,2020,04:46.
[8]陳麗芬,趙璐,陳佳琦,毛新武. 血清糖類抗原153、糖類抗原125、細胞角蛋白19片段聯合彩色多普勒高頻超聲檢查在早期乳腺癌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20,02:215-218.
[9]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7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2017,09:695-759.
– End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