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文獻
中文標題: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或臨床和分子特征的預測價值: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
英文標題:The Predictive Value of Clin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Immun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雜志名稱:Frontiers in oncology
影響因子:6.244
發布日期:2021年09月07日
中文概要
本薈萃分析旨在研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治療具有不同臨床和分子特征(如年齡、性別、組織學類型、體能狀態[PS]、吸煙狀態、驅動突變、轉移部位、區域既往全身治療方案數量)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療效。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中進行了文獻檢索,以確定合格的隨機對照試驗(RCT)。主要終點為總生存期(OS),次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
本薈萃分析共納入19項RCT。在年齡<65歲(HR,0.74;P<0.00001)、65-74歲(HR,0.73;P<0.00001)、接受一線(HR,0.75;P<0.00001)或二線(HR,0.72;P<0.00001)治療、當前或既往吸煙者(HR,0.76;P<0.00001)和EGFR野生型患者(HR,0.76;P<0.00001)中,與非ICI治療相比,ICI治療顯著改善了OS,但在年齡≥75歲(HR,0.91;P=0.50)、接受三線治療(HR,0.93;P=0.55)、從不吸煙者(HR,0.84;P=0.10)或EGFR突變患者(HR,0.99;P = 0.92)中并非如此。KRAS突變型(HR,0.68;P = 0.05)或KRAS野生型(HR,0.95;P=0.65)患者的OS無統計學改善。
免疫治療改善了NSCLC患者的OS,與性別(男性或非女性)、組織學類型(鱗狀或非鱗狀NSCLC)、PS(0或1)、轉移部位(腦或肝轉移)和地區(東亞或美洲/歐洲)無關(均P<0.05)。亞組分析顯示,在一線聯合治療中觀察到ICIs對腦轉移患者的生存獲益(P<0.05),而在二線及以上單藥治療中未觀察到生存獲益(P>0.05)。與非ICI治療相比,程序性死亡-1(PD-1)抑制劑顯著延長了肝轉移患者的OS(P=0.0007),但PD-L1抑制劑對OS無影響(P=0.35)。在PFS合并分析中觀察到相似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年齡、吸煙狀態、EGFR突變狀態和既往系統治療線數可預測免疫治療的療效。而性別、組織學類型、PS 0或1、KRAS突變狀態和地區與ICI的療效無關。肝轉移患者可從基于抗PD-1的治療中獲益,腦轉移患者可從基于ICI的一線聯合治療中獲益。
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557415
簡評:
- 盡管免疫療法在非小細胞肺癌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只有少數患者能從 ICI 中受益。因此,探索合適的生物標志物以指導選擇適合免疫治療的患者具有重要價值。
- PD-L1表達和TMB是目前研究最廣泛的生物標志物,但檢測過程復雜且成本高,給癌癥治療帶來挑戰。
- 新的生物標志物比如 CD8 和 CD4 T 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 IFN 激活的特征、肺免疫預后指數(基于衍生的 NLR 和 LDH 水平)、C 反應蛋白 (CRP) 和腸道微生物組等這些生物標志物僅在小樣本的回顧性或探索性分析中得到鑒定,需要在前瞻性試驗中進一步證實。
- 探索可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臨床和分子病理因素來預測免疫治療的療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