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來許多國家都報道肺癌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女性發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的第2位或第3位。大量資料表明,長期大量吸紙煙是肺癌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并且城市居民肺癌的發病率比農村高,這與大氣污染和煙塵中含有致癌物質有關。
肺癌的病因
1、吸煙
目前認為吸煙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煙草中有超過3000種化學物質,其中多鏈芳香烴類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亞硝胺均有很強的致癌活性。多鏈芳香烴類化合物和亞硝胺可通過多種機制導致支氣管上皮細胞DNA損傷,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進而引起細胞的轉化,最終癌變。
2、職業和環境接觸
肺癌是職業癌中最重要的一種,長期接觸鈹、鎘、硅、福爾馬林等物質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空氣污染,特別是工業廢氣均能引發肺癌。
3、電離輻射
肺臟是對放射線較為敏感的器官。電離輻射可以誘發肺腫瘤。
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等患者,支氣管上皮在慢性感染過程中可能化生為鱗狀上皮致使癌變。
5、遺傳等因素
家族聚集、遺傳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謝、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能在肺癌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
6、大氣污染
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業和交通發達地區,石油,煤和內燃機等燃燒后和瀝青公路塵埃產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烴等有害物質污染大氣有關。大氣污染與吸煙對肺癌的發病率可能互相促進,起協同作用。
肺癌的臨床表現
肺癌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癥狀和體征的有無、輕重以及出現的早晚,取決于腫瘤發生部位、病理類型、有無轉移及有無并發癥,以及患者的反應程度和耐受性的差異。肺癌早期癥狀常較輕微,甚至可無任何不適。
中央型肺癌癥狀出現早且重,周圍型肺癌癥狀出現晚且較輕,甚至無癥狀,常在體檢時被發現。肺癌的癥狀大致分為:局部癥狀、全身癥狀、肺外癥狀、浸潤和轉移癥狀。
(一)局部癥狀
局部癥狀是指由腫瘤本身在局部生長時刺激、阻塞、浸潤和壓迫組織所引起的癥狀。
1、咳嗽
咳嗽是最常見的癥狀,以咳嗽為首發癥狀者占35%~75%。肺癌所致的咳嗽可能與支氣管黏液分泌的改變、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張及其他胸內合并癥有關。
2、痰中帶血或咯血
痰中帶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見癥狀,以此為首發癥狀者約占30%。由于腫瘤組織血供豐富,質地脆,劇咳時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腫瘤局部壞死或血管炎引起。
3、胸痛
以胸痛為首發癥狀者約占25%。常表現為胸部不規則的隱痛或鈍痛。大多數情況下,周圍型肺癌侵犯壁層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銳而斷續的胸膜性疼痛。
4、胸悶、氣急
約有10%的患者以此為首發癥狀,多見于中央型肺癌,特別是肺功能較差的病人。引起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肺癌晚期,縱隔淋巴結廣泛轉移,壓迫氣管、隆突或主支氣管時,可出現氣急,甚至窒息癥狀。
②大量胸腔積液時壓迫肺組織并使縱隔嚴重移位,或有心包積液時,也可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但抽液后癥狀可緩解。
③彌漫性細支氣管肺泡癌和支氣管播散性腺癌,使呼吸面積減少,氣體彌散功能障礙。5、聲音嘶啞
(二)全身癥狀
1、發熱
以此首發癥狀者占20%~30%。肺癌所致的發熱原因有兩種,一為炎性發熱,抗生素治療可能奏效,陰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暢,常反復發作
2、消瘦和惡病質
肺癌晚期由于感染、疼痛所致食欲減退,腫瘤生長和毒素引起消耗增加,可引起嚴重的消瘦、貧血、惡病質。
肺癌的播散轉移
1、直接擴散
靠近肺外圍的腫瘤可侵犯臟層胸膜,癌細胞脫落進入胸膜腔,形成種植性轉移。中央型或靠近縱隔面的腫瘤可侵犯臟壁層胸膜、胸壁組織及縱隔器官。
2、血行轉移
癌細胞隨肺靜脈回流到左心后,可轉移到體內任何部位,常見轉移部位為肝、腦、肺、骨骼系統、腎上腺、胰等器官。
3、淋巴道轉移
淋巴道轉移是肺癌最常見的轉移途徑。癌細胞經支氣管和肺血管周圍的淋巴管,先侵入鄰近的肺段或葉支氣管周圍淋巴結,然后到達肺門或隆突下淋巴結,再侵入縱隔和氣管旁淋巴結,最后累及鎖骨上或頸部淋巴結。
肺癌的預防
肺癌是可以預防的,也是可以控制的。肺癌的預防可分為三級預防,一級預防是病因干預;二級預防是肺癌的篩查和早期診斷,達到肺癌的早診早治;三級預防為康復預防。
一級預防:
1、禁止和控制吸煙
國外的研究已經證明戒煙能明顯降低肺癌的發生率,且戒煙越早肺癌發病率降低越明顯。因此,戒煙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徑。
2、保護環境
已有的研究證明:大氣污染、沉降指數、煙霧指數、苯并芘等暴露劑量與肺癌的發生率成正相關關系,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是降低肺癌發病率的重要措施。
3、職業因素的預防
許多職業致癌物增加肺癌發病率已經得到公認,減少職業致癌物的暴露就能降低肺癌發病率。
4、科學飲食
增加飲食中蔬菜、水果等可以預防肺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